7月1日,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板底小学的学生在练习“撮泰吉”表演。2011年以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小学将当地的彝族古戏“撮泰吉”列入校园教学与“大课间操”中,并聘请民间传承人专门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授课,让“撮泰吉”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校园里得以更好地传承。“撮泰吉”原是彝族一种祭祀祖先、祝平安、祈丰收的仪式,后逐渐演变为戏剧形态,是彝族重要的民俗,现留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村。2006年,“撮泰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 杨文斌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