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季,易发夜间低血糖

  据新华社 记者从长沙市中心医院获悉,近期,医院接诊的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增多。专家提醒,冬季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期,由于气温较低,寒冷空气刺激人体的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容易引起血压、血糖不稳定,许多中老年人易出现夜间低血糖。

  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泽华说,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与其生理特点有关。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激素调节与监控能力较差,肠道吸收减慢,都导致低血糖风险增加。

  李泽华提醒,在冬季,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夜间低血压,糖尿病患者因为控制饮食和使用降糖药,在冬季能量需求变大时,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补充,就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进一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造成脑细胞损伤,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李泽华建议,低血糖症状表现为出汗、心慌、饥饿感,另外还有虚弱、头昏、烦躁、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行为异常等问题,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但是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往往在睡梦中,不会像白天那样感到出汗、饥饿,而是表现为多梦、做噩梦。

  专家提醒,老年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夜间血糖监测。如果发生低血糖也不要紧张。轻、中度症状性低血糖患者可立即口服15至20克葡萄糖,最理想的是给予葡萄糖片,其次还可以喝含糖果汁、牛奶、吃糖果或进餐,临床症状一般在5至20分钟内缓解。如果患者进餐后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就诊。

  ■帅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流行性感冒疫苗为何不“流行”?
动物生息范围狭小
科学家找到蜈蚣毒解药
冬季,易发夜间低血糖
广告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冬季,易发夜间低血糖 2018-02-03 2 2018年0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