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画之乡话年画:
传统年画面临创新压力

  据新华社 随着春节临近,河北省武强县年画艺人马习钦也忙碌了起来。“最近订单数量非常多,得赶在过年前把客户们订的年画都制作完。”

  今年58岁的马习钦从事年画制作已经43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武强年画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只要人们能想到的内容形式这里都有。

  武强年画始于宋元时期,是中国民间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

  清嘉庆年间,武强年画达到鼎盛时期,从业人员约500人,最高年出产画品约占当时全国年画销量的三分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强年画的盛景却早已不复当年。马习钦说,虽然现在找自己求购年画的顾客仍然络绎不绝,但和历史上鼎盛时期的规模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作为具有近千年历史的“非遗”,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是保留着传统的雕版印刷加套色这种原汁原味的做法。

  马习钦说,如果将年画中的内容过度创新会破坏年画原有的美感,如果不创新又无法获得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因此如何把握这个度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传统年画在今天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马习钦却并不气馁。他相信在政府和热心人士的大力帮扶下,武强年画虽很难再恢复往日荣光,但也绝不会就此消亡。“旧的年俗虽然在衰落,但一些新的年俗却又在兴起,这是历史的大趋势,我不会为此感到失落,相反还会为自己处在这样一个变革时代感到高兴。”■张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文化部门推出春节文化大餐
探寻未来书店:敢问路在何方?
图片新闻
传统年画面临创新压力
新版“中国文化视窗”上线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传统年画面临创新压力 2018-02-10 2 2018年02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