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奖”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斯卡”,是中国书法界最高奖。2006年,38岁的年轻书法家张卫东首次站上“兰亭奖”的颁奖台,令整个书坛刮目相看。今年1月,张卫东凭借3件行书作品第三次入展该奖项。
张卫东,师从刘小晴先生,善于楷书,尤精行、草,古法自然,现为中国书协第六、第七届行书委员,上海书协行书、草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上海杨浦画院画师。
张卫东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坚持秉承传统书法加以适当创作而推陈出新。著名书法家刘正成认为,张卫东的书法“碑帖兼融”。观其作品,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秀雅中显雄强,取法经典碑帖,一点一画、结字造型均来自于传统,属于书法正统,且具有较强的传统功力;有些作品点画、结构稍作夸张,融入当代人的审美,因而显得时尚、秀美。
张卫东也曾表示:“我对碑和帖都喜爱,在书法作品中,有碑帖结合的成分。我觉得一味写帖,容易落于流畅而显得媚,而一味写碑又容易过于阳刚。我一直都在尝试和探索碑帖结合,将行草书写出雄秀的风格。”
自学书以来,张卫东坚定地走着书法之路。他临池不辍,敢于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各类大赛中去检验,期间获奖、入展无数,被称为书坛“常青树”,其书法作品曾入编《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图鉴辞典》等多部书画集。他注重提携新人,2005年创办个人工作室,鼓励、培养书法新秀,并主编了系列教材,主办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培训班。退休后,张卫东辞去多家书界单位的头衔邀请,签约中国翰园书法家义卖活动,常年潜心在翰园为来汴游客或当地群众创作更多的书法精品,以此回馈社会。
凭借对书法艺术的坚持和理解,张卫东感悟:“艺术无止境,修养无止境。在创作的过程中总觉得有遗憾,不满足;其中的书写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