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9日,2018年杨浦区大学生暑期实习动员会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举行,来自全国40所高校的202名大学生、实习基地企业代表、政府机关带教老师参加了岗前培训动员大会。次日,大学生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习生活。
据介绍,2007年起,杨浦开展大学生暑期实习工作至今已是第十二年了,今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工作于4月启动,区人社局分别在复旦、交大、同济、上财大、上理工、上大6所大学举办了暑期实习校园专场招聘会。
与往年相比,今年大学生暑期实习工作呈现出三个“最”:一是推出的岗位最多,杨浦区43家机关事业单位和154家企业共推出787个岗位,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岗位200余个,共招录1000余名大学生,较去年扩增了15%。二是参与的高校最多,今年参与杨浦暑期实习工作的学校从去年的32所高校,增加到了今年的40所,外省市的有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大学等,较去年扩大了30%。三是大学生学历水平最高,今年在申请成功的202名大学生中,硕士生及以上学历学生109名(包括3名博士生),占报名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历届报名学生学历水平最高的一年。
王近是复旦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的博士生,与绝大多数选择去IT公司工作的同学不同,明年毕业的她有一颗“公仆心”,“我在杨浦学习、生活了4年,对这儿很有感情,我希望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机关工作,所以听说杨浦在开展大学生暑期实习招聘,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这次实习我被分到了市场监管局,希望这次实习成为求职路上的‘训练营’和‘加油站’。”同时她也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了解到杨浦不仅是年轻、有活力的城区,还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希望毕业后能留在杨浦工作,为杨浦发展出一份力。
据了解,为力求能给大学生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实习经历,区人社局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带教老师、实习内容方面,区人社局明确要求各实习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专业特长,安排切实必要的实习岗位及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给予大学生具体工作指导,使其能独立承担至少一项工作。区人社局会通过不定期的谈心交流了解大学生思想动向,掌握实习进度。在实习期间,还要求各实习单位应按规定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生活补贴,区人社局还统一为大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切实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
区人社局还组织策划了“三个一”系列活动: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建立微信群,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便于长期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同时不定时开展一系列线上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制作一个小视频或活动照片集锦,大学生可以自制小视频或留下忙碌工作的身影,写下感恩的话,区人社局将收集制成实习影集,留下美好回忆;撰写一本实习日记,学生们要详细记录下实习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实习结束时,单位还将根据实习日记为大学生填写鉴定表。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年大学生是杨浦这块创新创业热土亟需的优秀人才资源。建立实习大学生→青年储备人才→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企业的人才培养链条,始终是杨浦大学生暑期实习的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