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老照片里的乒乓记忆

  这是一张由热心市民提供给杨浦区档案馆的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83年,在杨浦区平凉路上一个工人新村的弄口,一群孩子把水泥洗衣台当作乒乓桌,挥舞着乒乓球板,享受着运动的欢乐。

  19世纪末,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很快就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热门运动。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很适合人们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所以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乒乓球也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全民运动,并被称为中国的“国球”。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国人也为之振奋。多年来中国选手一直在乒乓球项目中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产生过众多的世界冠军。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由于上海的各类健身和运动场地有限,体育设施也很简陋,很多人便因地制宜,利用弄口的洗衣台、路边的石板、室内的桌子作为打乒乓球的场地。几张台子一拼,用砖头、石头、书本或者词典当球网,玩得不亦乐乎。放学之后相约在弄堂口打乒乓,也成为了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一座座设施完备的运动场、体育馆和健身房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人到专业的乒乓球馆打球娱乐,锻炼身体。从弄堂口的简陋水泥板到体育馆的专业乒乓台,老照片记录了一代人曾经的乒乓记忆,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城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发展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家庭医生远程监控为居民健康“把脉”
文化教育提升社区矫正成效
赌博网站两月招揽赌资上千万
杨浦老照片里的乒乓记忆
以医联体之“通” 破解百姓看病之“痛”
杨浦时报民生·社会04杨浦老照片里的乒乓记忆 2018-07-12 2 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