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尊重每一份付出 凝聚每一股力量

  近期,上海防疫形势严峻,舆论场不乏焦虑。朋友圈里一段来自松江大学城的航拍视频,却提供了另一种情绪:身处闭环管理中的大学生们,在宿舍阳台上对着无人机镜头挥手、唱歌、跳舞,2分37秒的视频收获了上万次点赞和转发。

  引发共鸣的不仅是“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的无奈调侃,更有同学们展现出的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管控,他们主动支持配合防疫措施,为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秩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普通市民的防疫提供了一次暖心的示范:相信专业,过好生活。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升级,上海部分场所实施临时封闭管控,为数众多的普通市民生活受到了影响,却也站到了防疫第一线。他们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放弃参加聚集性活动,自觉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各项防疫政策,默默付出,积极配合,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众志成城的力量。

  面对争取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明确目标,为了守护人民的健康、安全和城市有序运行,亟需各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战胜疫情,必须依靠上下合力,这是抗疫两年多来的一条规律。只有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各方密切配合,高度形成共识,防疫的“闭环”才有思想基础,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两年多来的经历同样告诉我们,随着疫情本身不断变化,防疫的方法、措施也要及时作出回应优化,务求科学精准。科学精准,意味着因时因地、因情施策,本身没有定法,但无论何种情况下的科学精准,背后都有共同的必要条件——应急反应之快,体系管理之严,预案措施之细,工作落地之实。

  疫情阻击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某种程度上,市民的支持与配合是决定防疫成败的重要因素。没有每一个人的支持、坚守,再严密精准的防疫措施都可能形同虚设。当然,严密的防控措施,难免也会对市民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和不便。两年多来,尤其是这些天,我们看到了上海市民给予的充分理解和大力配合。

  通过一个个普通人汇聚成的力量,我们也看到,个体成为战“疫”中不可忽视的城市软实力。

  这座城市的市民是可爱的,他们把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健康真正当回事,所以小心翼翼、不敢松懈;这座城市的市民也是可敬的,他们全力支持防疫政策,默默付出,顾全大局。正因如此,当我们推进抗疫工作、评价抗疫成效时,需要对市民的付出报以格外的尊重乃至敬畏,要珍惜市民的付出,呵护市民的奉献。

  这种敬畏背后,我们必须时刻具备这样一种意识:每份疫情通报中的病例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个体和家庭,或许是需要每天奔波上下班的家中顶梁柱,或许是需要为一日三餐烦恼的打工人,正是诸多普通人的付出,汇聚成磅礴的抗疫力量。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对人民的付出报以敬畏之心,应当成为各项政策措施制定时的基本考量。

  与此同时,市民配合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几乎每次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总能听到专家不厌其烦地强调“三件套”“五还要”,对今后的防疫来说,市民的配合、理解与支持,仍将是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的力量。

  这种配合、理解与支持,既包括最基本的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积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非必要流动聚集,也包括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不信谣、不传谣、不推高焦虑,理性冷静看待防疫大局。相关的防疫工作,当然也要朝着合乎这些要求的方向去努力,不断用公开、透明、认真、细致的工作来缓解人们的焦虑、打消人们的疑虑,让所有人精诚团结、同向而行,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来源:解放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尊重每一份付出 凝聚每一股力量
像跑马拉松一样跑好新赛道
精准有效可持续
用艺术教育成就通识之才
有机更新彰显未来城市软实力
杨浦时报评论05尊重每一份付出 凝聚每一股力量 2022-03-15 2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