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杨浦首批防范区:依旧“自律”

  ■记者 王歆瑜   陈涛 文/摄

  本报讯  4月11日,杨浦区划定第一批“三区”名单,其中封控区670个,管控区66个,防范区256个,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4月12日,记者探访部分首批划定的防范区。

  居民公约达共识

  上午九点,记者来到首批防范区之一市光新苑小区,小区内三三两两的居民或是领着娃放风,或者带着牵引绳遛狗。大家保持着一定距离,不扎堆不聚集。居民王先生说,小区一直保持核酸全阴性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一定要珍惜。“非常感谢志愿者,他们真的很辛苦,现在出去也没啥事情,能在小区范围活动已经很好了,要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防范区。”

  志愿者钱斌则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市光新苑居民抗疫公约”。他说,虽然小区被列为防范区,但周边社区不少还在管控和封控中,为了大家安全着想,起草了一份公约,对于小区进出方式、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在管理上尽量以管控区的要求执行。志愿者张广妹告诉记者,卸货卸在门外进行消毒,然后再放到大门口。“物资放进来静止一两个小时,然后再发到每个楼栋,我们志愿者送到每个楼栋。”

  大部分业主都表示同意,愿意自觉遵守。当天,居民王阿姨看到小区在防范区的名单,做好防护后想出门看看。走到门口得知,小区居民的出入证正在加急办理,亮证出行对于小区管理和居民安全更有利处,对此,王阿姨表示非常理解。

  据了解,市光新苑小区目前一百多户居民。出入证办好后每户每天可派一人进出。如居民有就医等外出需求,志愿者会给其发放防护物品,出入测温登记。关于居民网购物资,小区志愿者也守好大门,采取先消毒再领取的办法。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但心情不一样

  位于鞍山路218弄的安顺苑小区,也是首批划定的防范区之一,上午,记者在小区门口看到,大门依旧关闭着。得知小区成为四平路街道首批防范区,小区居民表示,心情不一样,开窗晾衣服时,呼吸的空气都觉得新鲜。

  安顺苑小区是一个微型小区,总共54户人家,根据防范区的相关规定,小区居民原则上是可以自由出入的,但是居民们依然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自律地坚持足不出户的防疫规定。当天,居民们拿完快递外卖,也都立即回家。

  原来,小区成为防范区后,小区居民就在小区微信群里互相告知,非必要不出门,如果确需出门,必须汇报。还有小区居民表示,出门拿快递外卖,都随身带一瓶消毒液,随时喷洒消毒。

  四平路派出所民警陆宇豪,是安顺苑小区的社区民警,看到大家都自觉足不出户,他心里很安慰,管理的压力也小了很多。他关照小区保安,要做好日常人员进出登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坚定不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区人大政协实地联系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强化各环节的高效衔接和联动协同
探访杨浦首批防范区:依旧“自律”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探访杨浦首批防范区:依旧“自律” 2022-04-14 2 2022年04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