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这些家庭医生,日夜坚守一线

  ■记者  毛信慧  宋玥

  5月19日是第12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杨浦区内的家庭医生们坚守一线,成为居民们的有力“医”靠。

  两部手机轮流充电,为了每一件重要的“小事”

  “我备了两部手机,轮流充电,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电话一直通畅,微信持续在线。”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孙永毅介绍起了他的“工作心得”。

  此前,家庭医生们主要承接对口家庭的基本医疗、健康咨询等服务。疫情发生后,他们成为了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多线作战员,在保障基本工作之外,还是核酸“采样员”、病患“转运员”、医药“配送员”等等。这些工作都有一定的突发性和时效性,为了保证“有求必应”,孙永毅和同事们大都准备两部手机,实时在线。

  21个居委,9万多常住人口,他们的健康牵动着每一位家庭医生的心。“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问询,但对电话那头的他们来说,我们的回应就是一方镇定剂,我们的指导和建议,能让他们迅速获得安慰。我们现在几乎看到手机亮起,就会本能地抄起电话来。”每天都得给手机充电好几轮的他,已经记不清一天到底接了多少电话。

  告别即将中考的儿子,他成了24小时“派单员”

  “我凌晨3点多起床的,6点半前完成了今天的紧急采样任务。7点,又投入到了新的核酸采样任务里。”这是长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茅俭波的一日。

  茅俭波说,他目前主要负责中心的居中调度工作,协调对接核酸采样、收样和送样等工作。此外,还需要帮助协调解决中心对口的16个居委会每天上报的各种医疗保障需求。

  “队员们每天‘出单’,到各个指定点位进行核酸采样工作,而我就是后台那个‘派单员’,一般都在凌晨12点左右确定好方案,1点多做好具体部署,7点前落实好人员、车辆和物资,中间如果有突发情况,还得特别处理。” 采访中,“派单员”茅俭波多次被手头的工作打断,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操心着街道居委的大小事务。

  2个月的时间里,茅俭波仿佛成了不插电的“永动机”,忙碌个不停,却似乎忘了即将面临中考的儿子。“实在是抽不开身了,对儿子也不敢提很高的要求。”全心投入工作的他,只能自动成为了“佛系”爸爸。

  住进单位的她,成了所有人的后援

  “今早刚睁眼,看见通宵值班的同事太累了,于是我就帮忙去‘押车’,跑了三次,回来就到中午了。”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马佳和记者聊起她的“一天”。

  住在单位的马佳,是身居一线的24小时备战人员:半夜,转运人员车辆支援不够的时候;清晨,核酸采样队伍人手紧缺的时候;值班电话响了,微信工作群震了……每当有岗位缺人手的时候,都能看到马佳的身影,这一刻,她成了所有人的后援。

  因为家住浦东,3月底得知封控消息后,马佳立刻回到单位,自此开始了闭环生活。

  马佳的丈夫也是浦东的一位医务工作者,在送她到单位后,自己也随即驻守在一线,再也没有回家,他们的儿子只能交由婆婆照料。前两天,婆婆打电话说孩子因为作业不会做,难受地把自己关进了房间。

  “我虽然心里也着急,但是真的没办法。我的孩子起码还有奶奶在身边操心照料,有些同事甚至只能让孩子一个人在家……”

  而像马佳一样放弃休息,随时待命的同事,还有很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他们是防疫一线的“领头雁”“定心丸”
杨浦这些家庭医生,日夜坚守一线
记者探访部分公共交通恢复首日
助力“上市后备军团”启航
跨区线路逐渐恢复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杨浦这些家庭医生,日夜坚守一线 2022-05-24 2 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