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开学在即,假期已经“严重余额不足”。
聆听大学终身教授细说青年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光荣使命与广阔前程;在“网络安全小课堂”,和小伙伴开展热烈互动;化身“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尝试独立自主地探寻“身边的大自然”;身着崭新汉服,穿过“文殊门”,参加“开笔礼”……即将回归校园的杨浦小囡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精彩“踩尾”。
近年来,杨浦始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深化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育人格局,不断促进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记者 汤顺佳 毛信慧 王修远
广大青年学生要自问几件事?倾听“文明的声音”,争做“文明小使者”
“广大青年学生要自问几件事:我是谁?我为谁?我信谁?也要认清楚:我从哪里来?现往哪里走?要到哪里去?”
8月2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向台下学生抛出了一连串问号。这是在国歌展示馆报告厅举行的“文明的声音”首讲报告会,演讲以“坚定自信走好接续奋斗之路”“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大有作为”三句话作为主脉络,细说了青年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光荣使命与广阔前程。“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最恢宏的史诗。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就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在一代代人手中传下去。”
当天,“强国复兴有我 争做‘文明小使者’”——杨浦青少年“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启动。启动仪式上,学生代表还收到了一本《强国复兴有我——杨浦青少年学“回信”》。
今年2月,《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出版,收入多篇珍贵贺信、回信,寄寓着习近平“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殷切嘱托。为此,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迅速组织区内高校专家学者和基础教育优秀教师,组编出版《强国复兴有我——杨浦青少年学“回信”》一书,并特邀人民教育家于漪指导修改、作序。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以书信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本就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传统。这本书的出版,为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提供了生动教材,也为此次杨浦的主题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政治资源。记者了解到,该书将被陆续配送至全区99所中小学,便于更多孩子深入了解、学习。
此外,本次杨浦青少年“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将聚焦“悟思想”“诵经典”“担使命”“践行动”四大主题,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活动。
例如,“悟思想·百部视频秀风采”“诵经典·百部音频进社区”“担使命·百条建议助发展”“践行动·百篇体会助成长”四个“一百”活动,邀请杨浦青少年通过视频展播、音频展播、图文介绍、撰写论文等形式,谈谈对自身责任与担当的理解。
当天,“人民城市·文明先行”专家顾问团成立。杨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推动杨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个链接,就能盗取密码?孩子们围在桌边目不转睛,好奇得瞪大了眼睛
当黑客“小黑”向网民“小蓝”发送了一个链接,并得到“小蓝”信任,骗对方点击登录后,他会如何入侵对方电脑,索取对方信息?讲师一边授课,一边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输入代码,操作程序,12个孩子围在桌边目不转睛,一个个好奇得瞪大了眼睛。
8月26日下午三点,在位于控江路上的肯德基餐厅,一场由杨浦区委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单位开展的“网络安全小课堂”正式开讲。
来自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的曹源今年14岁,是Bilibili网站上的一位UP主,经常发布个人生活类的原创视频。听说本次“网络安全小课堂”后,他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想报名参加。“我经常上网,对网络危险的防范意识较弱,所以就来听一听。”曹源说,“互联网上真的陷阱重重,他们只要通过一个程序,就能盗得我的密码、数据。绝对不能随便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
肯德基控江路店长期与杨浦区委网信办达成合作,作为“网络安全”主题餐厅开展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店内外的网络安全宣传海报和卡通标识令人耳目一新。入口处的玻璃墙和玻璃门,张贴着“防恶意软件”“防漏洞攻击”“防钓鱼Wi-Fi”等海报;其中处处可见卡通版的网络安全知识科普帖。
据介绍,2022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5日至11日举办。今年,区委网信办与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合作,将网络安全主题餐厅升级至2.0版,推出以深化“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小课堂”活动。本次活动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旨在持续创新形式延伸网络安全宣传触角,努力拓展基层网络安全主题宣教空间,增强新形势下青少年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
据悉,杨浦是上海市网络综合治理先行示范区,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全市首家肯德基“网络安全”主题餐厅自去年成立以来,已作为杨浦的网络安全教育新阵地,面向青少年开展不间断宣传,为全市网络安全基础教育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社区破圈融合,楼下花坛成了小朋友的“自然观察自留地”
8月17日下午,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四叶草堂理事泖汊坐在家里,一边捧着自家养的迷你麝香龟,一边打开电脑,登入直播间。屏幕上出现了近百张笑眯眯的小脸,叫“老师好”。
“大家看,有没有人见过这种小乌龟,它叫什么名字?”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典型区域,与每位居民密切相关,小朋友自然也不例外。最近,四平路街道团工委推出“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系列活动,请来专业讲师,带领社区孩子们了解生活城市与社区知识,开展“身边微调研”活动,提升孩子们社区空间认知能力和设计思维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家园情怀与责任感。
泖汊与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魏闽共邀社区小学生“云端”集合,以“社区新视野”“自然大发现”“记录好办法”“我也有故事”为主题,开展了四场讲座。
“所谓社区新视野,就是让孩子们立足新的视角看社区。他们需要走出‘舒适圈’,亲身探勘小区绿化带、公共花园、周边设施,挖掘出平时没注意的新亮点。”泖汊说,“此后的每一堂课都建立在首课基础上,由浅入深,让孩子们观察家门口的动植物,并亲手绘出动物肖像、制作昆虫折纸,甚至自己写一本记录手册,将每一次观察结果写下来。”
4次线上课程结束后,楼下花坛在孩子们眼中,成了“自然观察自留地”。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上海的小区里就有小松鼠的身影,螳螂、八哥、白鹭等也频频显露踪迹。大自然,竟离他们这么近。借此机会,孩子们与自家社区关系更密切了,对上海的整体生态系统也加深了了解。
每一次课后,泖汊都会给屏幕那头的亲子家庭留作业,有时是让孩子们自摄观察视频,有时要手绘树叶折页书,甚至动员一家三口一起观察周围的珠颈斑鸠。然而一支护“猬”队的出现,出乎泖汊的意料。
前一阵,在同济新村,11位参与课程的孩子为了完成动物观察的课后作业,自发组队观察刺猬。每晚7点半准时在树下集合,满小区找刺猬,从不间断。就这样,他们看到了小刺猬偷吃猫粮,也看到了两只小刺猬在草丛中“决斗”。他们知道了小刺猬不像动画片里那样,总是背着红果子,而是“肉食主义”,吃蚯蚓、蜗牛等。
孩子们的行动力很强,不仅选出了两个小队长,分工负责现场拍照、收集素材、录制视频等。其中年龄最大的,才上五年级。
后来,孩子们做出了汇报视频。“刺猬不是你想象中那么慢,其实它跑得也很快;刺猬会发出小猪一般‘呼哧呼哧’的叫声;夏季,刺猬在晚上八点半之前几乎不会出来;在某栋楼下总有一只刺猬活动,吃人类投喂的食物……”这项活动延续至今。
泖汊做生态学研究多年,这次“小小社区生态规划师”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打破与社区之间的隐形壁垒,打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它的创立,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期间,人们出门频率降低,开始留心生活美学,如窗边的水培蔬菜、小区里的大棵绿植……人与社区的关系更紧密了。”泖汊说,“孩子们也应如此。我就想,是否能让他们尝试独立自主地探寻身边的自然,体会动植物的生命力和韧性,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上海有“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四平有“少先队十五分钟幸福生活圈”。像这样的线上活动,只是街道团工委开展工作的“冰山一角”。
长久以来,街道开展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我们的百草园”“阜新路口袋花园”等社区公共空间优化项目、文明社区创建中都不乏少先队员的身影。每到寒暑假,垃圾分类、文明交通、文明养宠、青少年普法、科普展示、人文行走等各类实践活动纷纷落地社区,孩子们踊跃参与,在一次次实践体验中接受熏陶、提升能力。
此外,街道与同济大学实现街校联动,依托“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积极搭建资源互惠、街校联动的平台,助力“双减”。在这里,高校师生走进中小学,为学生讲起了红色故事,开起了国歌小讲堂、科普小讲堂、垃圾分类小讲堂等。一波波优质资源输送到社区,与青少年、居民亲密接触,形成了街校之间的有效互动。
就这样,在同济大学学生和社区少先队员们的巧手绘制下,小区活动室变身“微型美术馆”,充分演绎了“生活+艺术”融入社区空间的人文关怀和创意设计;在同济大学教授的设计引领下,四平路1028弄成了一条“诗歌单行道”,深夜灯光与诗歌形成的动人画面,吸引了无数社区孩子前来参观……每逢节假日,各种优质社区活动“争先恐后”办到家门口。这就是“少先队15分钟幸福生活圈”为孩子们带来的。
未来,街道将从上到下齐心协力,为社区少先队工作赋能增效率,促进“经济圈”和“幸福圈”的破圈融合。
“开笔礼”仪式感满满,传统文化熏陶从娃娃抓起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对少儿开始识字学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一个个身穿崭新汉服的小朋友精神抖擞地穿过“文殊门”,列队而坐,通过庄重的仪式——“正衣冠”“诵经典”“朱砂启智”“书写人字”“击鼓鸣志”,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见证下,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人生求学生涯的第一步。
8月27日,“知书尚礼,童蒙养正”百联又一城第二届“开笔礼”活动在五角场商圈举行。
制作团扇、画糖画、糖葫芦、竹编、捏面人……在商场三楼中庭天桥,还为广大亲子家庭开设古风市集,设有非遗体验区、手工互动区,除了参与“开笔礼”活动的家庭,活动也吸引了诸多市民驻足互动。
据悉,百联又一城“开笔礼”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两年,累计近200组亲子家庭参与。作为五角场商圈主要商业体之一,百联又一城致力于打造“文化艺术进商圈”的理念。此次五五购物节期间,从与中外艺术家联名开展的“HUG HUG 一起抱抱”艺术展到本次国潮文化月“开笔礼”、华服日传承,后续还将举行咖啡文化进商场、绿色消费周等系列活动。
百联又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力求文化与商业融合,讲好艺术故事,倡导新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购物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