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佳佳 窦雨琪 宗禾
志愿者“老兵”的“新春探营”——“以后我们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有了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
1月12日,延吉新村社区志愿队伍“老兵”,80多岁的陈家逸和一群“志愿者同行”、社区居民,进行了一次“新春探营”——当天,新建成的延吉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投入试运营,参加了新年首场活动“笔韵绘新春 共贺吉祥年”、体验了各项服务后,陈家逸对未来的社区志愿服务之路充满期待:“以后我们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就有了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这个平台能够引导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在社区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之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志愿服务中心等各类服务党员群众的功能和资源,党建、文化、志愿服务等各项体验一应俱全……全新亮相的延吉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通过完善“融合式”机制,梳理业务条线和辖区单位资源,对接党员群众多元化需求,形成党群、政务、法律、文体、健康、生活等综合服务清单,让党员群众就近找到组织,享受便捷服务,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设有党建服务区、文明实践区、志愿示范区、文化交流区、生活互动区、路演活动区、办公区等七大服务功能区域,使用面积约400平方米,场馆以“多中心融合、全方位服务”为理念设计,突出“一门式”空间、“一站式”服务。而且,各分区在对外展示功能基础上,还拥有多元化配套功能,“一区一特色”。
融合,在“合”的基础上突出“融”,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融合,还要推动工作力量的融合。记者了解到,新建成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将通过整合人员队伍、平台载体、项目活动等,实行阵地共用、队伍共管、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使用效益,打造综合型为民服务矩阵。同时,坚持社会化动员、精细化服务、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发展的实践模式,深度推进党建引领、各方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做大共建共享“同心圆”,激活社区治理高效能。
打造社区人气地标,就需持续在“融”字上做好文章。事实上,2021年起,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就开始探索多中心融合发展的道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对融合发展规划、健全阵地体系、聚焦中心工作、打造服务品牌等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按照“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枢纽型”要求,积极盘活场地资源,统筹兼顾功能、内容、布局,精心规划设计,高标准打造了统筹全区域、联动多方面、融合各领域的党群服务和文明实践新阵地。
街道负责人表示,建好是基础,管好、用好、融合好是关键。街道将以新场馆的启用为开端,以强化党建引领、服务党员群众、助力基层治理为主线,着力构建文明实践“大中心”,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居民幸福生活。
红领巾的“少年幸福说”——“旧貌换新颜,喜圆新居梦”,她对人民城市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儿时老式住宅暗沉狭窄的楼梯,门前的鹅卵石小道是杨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九年级学生张洁怡最熟悉的童年记忆。2012年,杨浦旧改民生工程的春风吹到了张洁怡家门口,她终于跟随家人告别昏暗的楼梯间,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旧貌换新颜,喜圆新居梦。”搬离旧弄堂,搬进新社区,长大后的张洁怡对人民城市理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拿起话筒,迈开脚步,寻访身边变化。日前,杨浦区少工委积极响应团市委、市少工委号召,组织全区少先队员积极开展“我把幸福告诉你”——杨浦区红领巾讲解员“雏鹰杯”红领巾说新闻活动。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们用心讲述一代代杨浦人团结奋斗、亲手缔造幸福的故事。
从杨树浦港到杨树浦路,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李兆尊站在杨浦滨江,感受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百年沧桑变化。“当年的‘沪东第一路’如今是黄浦江畔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少先队员们闻到的不再是工业锈味,而是岁月静好。”李兆尊说。
走在校服变迁历史长河上、领略中国少年梦的是上海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四年级学生吴一非、吴一凡姐妹俩,“从辛亥革命打破衣着旧约起,中华学子们的校服文明对新中国发展影响无比深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21世纪全国校服的‘各美其美’,与飞速发展的城市一起展现着祖国的不断繁荣富强。”
主办方表示,不变的红领巾代表了时代赋予少先队员的使命,也代表了少先队员不断追求的“中国梦”。走进邻里社区,寻访父母长辈,云游滨江胜地……杨浦红领巾小小讲解员找到了不一样的幸福生活,也写下了新的上海故事、杨浦故事。只有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才能激励更多少先队员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创造更多美好。
校园年夜饭里的“家味道”——新年十餐餐餐不重样免费吃,超多惊喜送送送
糖醋小排、清蒸鲈鱼、东坡肉、金玉满堂、杭椒牛柳、金丝羊排……“高颜值”美味,菜式齐全、种类丰富,早中晚、十顿餐,餐餐不重样。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同济大学有不少学生选择留校过年,为此,学校精心安排,将在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三,请全体留校学生吃大餐。一直坚守岗位的食堂叔叔阿姨已经火力全开、摩拳擦掌,用心准备“同济新春套餐”。他们表示,一定要让留校同学吃上热乎乎、香喷喷、营养又美味的新年餐,这也是学校对大家深深的祝福。
心安之处,便是故乡,考虑到学生的饮食习惯差异和民族文化,学校准备了不同套餐,各地美食来个遍,每份都裹着浓浓的“家乡味”。不仅如此,早饭也有芝麻汤圆、水饺、面条、烤卷、羊肉饼等品种,有料又有心。留校学生将会收到10张新春瑞兔餐券,餐券上有套餐信息和地址,同学们凭餐券到各食堂享用美食,不同颜色的餐券还可留作纪念书签。
除了无比丰富的餐食,学校为留校学生准备的新春大礼包也是装得满满当当——零食、同济定制春联、窗花、红灯笼、红围巾、帆布袋、口罩……
据介绍,为保证寒假期间留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还组织开展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活动,免费开放体育场馆等,文体娱乐场所鼓励留校学生在学习之余全面健康发展,保证校园服务“不打烊”,校方也会陆续公布一大波春节留校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寒假留校也是家”的温暖。
挥毫泼墨,亲自动手写一副春联,把福字贴在宿舍门上;制作出一盏盏喜气洋洋的红灯笼,然后兴高采烈地展示、合影;携手一起猜灯谜,毽子高飞、铁环翻滚,争做百发百中的投壶小能手……
1月15日,上海理工大学为留校学生精心准备了年味十足的年俗活动和丰富可口的年夜饭,师生一起红红火火过大年,欢欢乐乐迎新春。“因为实习的原因留校,本来以为会很孤单,但参与这样的活动,我感受到了学校对留校学生的关心和关爱,同学们都玩得很开心。”上理工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赵拓说。
牛气冲天、连年有余、玉兔纳福、团团圆圆、招财进宝……学校后勤管理中心精心准备的年夜饭热气腾腾出炉。无论家乡在哪里,年夜饭都能吃到“家”的味道。学生们品尝美食、聊天互动,拍照发个朋友圈告诉远方的家人,“在学校过年一样温馨快乐”。
多年来,学校坚持“学生不离校,温暖不缺位”,始终高度重视寒假留校学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断丰富年味活动形式与内容,加强与留校学生的交流沟通,让留校学生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学校精心准备了大礼包,各学院全覆盖发放到留校过年学生。留校过年的管理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张婉丽收到了家人的叮嘱:“学校之暖心,我们放心。希望孩子们珍惜光阴,拥抱学识,爱之、乐之,感谢上理的每一位园丁。”
年货消费的新图景——春节不打烊,“人未到、货先到”
今年春节来得早,而且随着出行政策的变化,返乡过年、旅游过年都被“安排上”了,因此,许多家庭早早地把年货采购纳入日程。
年货节期间,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小时购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近7成。“人未到、年货先到”勾勒出年货消费新图景。
聚焦送礼、时令年俗、趋势年货等3类主流需求,京东小时购上,既有生肖款、IP款、老字号、地方特产等适合拜年送礼的“超级年货”,也有数码服饰新品、时令水果蔬菜、潮玩等适合尝鲜人群的“新鲜年货”,更有米面粮油、智能家电、面膜护肤、日用刚需等满足消费者自用需求的“宅家年货”。
京东小时购营销负责人介绍,今年年货节相较往年更早开启,将持续至2月5日。覆盖更长的时间范围,是希望以实惠的价格、实在的好货和即时到家的服务体验,更好满足节前、节中、节后各个阶段、各类场景下的年货消费需求。
同时,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联合发布春节运营保障措施,坚持春节不打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海量商品春节小时达”的优质服务。
记者从达达快送了解到,即使是除夕当天,基于同城线下门店持续营业和订单即时配送,消费者登陆京东App同城频道或京东到家App,或者在京东App选购商品时带有“小时购”标识,依然能快速采购到各式年货,足不出户享受1小时送到家服务。
在仓储管理和拣货方面,达达将联动商超伙伴做好拣货员人员储备和培训准备工作,在春节期间努力保障沃尔玛、家乐福和七鲜超市等商超门店全渠道订单拣货、商品打包、订单交付等工作,并依托沧海系统、海博系统对拣货效率和质量进行全流程管控,应对春节订单峰值波动。
而在即时配送方面,达达快送已完成骑士返乡情况摸排,针对各城市春节运力供给情况制定配送保障方案。平台通过推出春节配送补贴、专项奖励、老骑士激活、新骑士招募等多种措施稳定春节运力,同时通过单量预估、订单智能分发、精准楼栋定位、订单全链路实时追踪等数智化能力,实现运力精准调度,并开通配送异常申诉绿色通道、延长骑士配送时效,让骑士配送更便捷、更安心。
此外,作为补充运力,达达快送将充分发挥业务高峰期无人配送的作用,为广大商超消费者打造效率更高、服务更优、体验更好的无人配送即时履约服务。
大润发的线上购物平台也多渠道向市民开放,大家只需点开微信小程序“大润发优鲜”或是大润发App和饿了么平台,即可手机下单年货,最快一个小时内就能送达。
走进大润发的新零售部,全自动化机器映入眼帘。原来,市民拿到手的每一件商品,都是通过工作人员从货架或仓库取出,放入专用的购物袋中,再由自动传送通道将这些货物送至负责核对商品数量、扫码的工作人员处。大润发中原店店长沈芙蓉表示,因为临近春节,目前大润发每天的线上订单量约3000单,周末可达到3500-4000单左右,较往年相比有20%的增长。顾客以购买礼盒、日用品、零食等商品为主。
据了解,春节期间大润发也将通过线下+线上的模式继续为市民提供服务。
本版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