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炉煮茶正当红 警惕潜在中毒风险
专家表示若想在室内“围炉”,宜选择电炉、酒精炉等作为煮茶炉灶

  据文汇报 冬日里,红泥炉煨炭火,三五好友围坐闲聊,几缕茶香,混合着烤柿子、烤橘子、烤红薯的香气……此情此景,好不惬意。眼下,“围炉煮茶”这一别具仪式感和氛围感的喝茶方式,正刮起新中式生活方式风潮,成为新晋“网红”。

  可在这炉暖茶香的温馨场景中也暗藏危险。16日,记者从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近期就接诊了这样一名患者——36岁的刘女士因在家中烧炭煮茶导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就医及时,目前正在医院高压氧舱接受治疗。

  医生提醒,围炉煮茶,古已有之,面对潜在的安全风险,防微杜渐,做好防范至关重要。

  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室内“围炉”危险案例

  当晚,刘女士在家中烧炭煮茶,门窗紧闭,凌晨5点左右出现头晕乏力,后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气分析提示:COHB(碳氧血红蛋白)达10.2%。经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高压氧医生胡海艳评估后,予以高压氧治疗。

  “炭炉是围炉煮茶的核心,而炭火使用不当极易产生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它无色、无味,难以察觉,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上海市疾控中心医师孙玮奇介绍,在封闭空间里,若未正确使用炭火、液化气、燃气热水器等,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近期,全国多地都发生过室内“围炉”的危险案例。山东潍坊的胡女士在家中围炉煮茶,因为天气寒冷没有开窗户。3小时后,胡女士渐渐失去意识,到医院就诊为一氧化碳中度中毒,需接受一周治疗。在浙江省宁波市,一对夫妻也因围炉煮茶双双“中招”。当救护车到达现场时,夫妻俩已不同程度出现了四肢无力、肢体抽搐等症状。所幸经及时救治,夫妻俩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疏忽大意

  上海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冬季是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近年来由于炭火饮食导致的中毒病例呈显著上升趋势。医生表示,冬季来临,家庭用火、取暖、洗浴时缺乏预防措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氧化碳中毒初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持续吸入一氧化碳则会导致剧烈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孙玮奇介绍,对于一氧化碳中毒不少人存在误区。“有人认为没有煤烟、臭味,不会中毒,因而疏忽大意。其实,我们常说的‘煤气味’是添加在燃气中的物质气味,用来警示燃气泄漏。纯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刺激性。还有人觉得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事实上,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炉边放水只能防火,无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当出现中毒情况应立即切断一氧化碳来源,将中毒者带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解开中毒者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发生。”孙玮奇说。

  那到底还能否围炉煮茶?专家的观点是,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疏忽大意。

  孙玮奇介绍,若想在室内“围炉”,宜选择电炉、酒精炉等作为煮茶炉灶,切勿长时间在室内使用炭炉。如使用炭炉煮茶,最好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处。围炉煮茶时,室内应保持开窗通风。火炉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离开时切记将炭火完全熄灭,并置于室外。当有人出现头晕、恶心、面色呈樱桃红时,应当想到一氧化碳中毒可能,立即停止用餐,并迅速撤离就医。■李晨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围炉煮茶正当红 警惕潜在中毒风险
陈皮成了紧俏货 判断真伪有讲究
送检“印度新冠仿制药”九成无有效成分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健康06围炉煮茶正当红 警惕潜在中毒风险 2023-01-19 2 2023年01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