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近期,中央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密集召开,各部门有关负责人集中发声,一系列政策陆续发布。记者梳理了多个领域2023年聚焦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
就业:把高校毕业生作为重中之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将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支持。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人社部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对未就业毕业生实施服务攻坚,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同时深化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促进失业青年尽快融入市场。
物价:守稳护牢“米袋子”“菜篮子”。
物价稳,民心暖。百姓开门七件事,每件都与价格密切相关。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守稳护牢百姓“米袋子”“菜篮子”。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生猪产能调控和猪肉储备调节。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价格监管力度。
医保:国家省级集采药品将达450个。
1月12日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为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2023年将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450个。同时,引导新冠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
会议也要求,切实做好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方便群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加快费用清算结算速度,减轻救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
教育: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基础教育方面,“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成为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教育部也强调,2023年要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住房: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支持住房改善,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是2023年房地产工作的重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对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原则上不支持。同时,将加大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市场建设,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地安居,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养老:继续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2023年,民政部将联合财政部继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一批项目地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0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民政部将于2023年编制发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通过对服务内容、流程、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服务质量。
消费: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拓展购物体验。
商务部将继续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文旅:推动露营康养等新业态发展。
2023年,文旅部门将有序开展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评定复核;推出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统筹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推动露营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健康发展。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