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免费玩、免费享贴心服务,公益集市“近悦远来”,让越来越多的年轻租户走出家门“轧闹猛”,“有样学样”,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年仅12岁的他却是社区志愿服务的“老朋友”,从“心”出发,志愿服务和每个人的“最后一百米”被进一步打通;有的拿起锄头翻土,有的清理杂草,楼前的微花园“汇聚邻里之爱”,家门口的一抹抹盎然春意带来新一年的期盼……
“3·5”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到杨浦的社区感受一下“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的“新时代光芒”。
■ 记者 窦雨琪 王歆瑜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租户走出家门“轧闹猛”?免费玩、免费享贴心服务,公益集市“近悦远来”
“妈妈,这个套圈游戏好好玩,我想去试试。”2月26日下午,皓月坊青年汇热闹非凡。皓月坊租户刘先生下楼时看到热闹景象,便急忙回家取了两支毛笔和一个小玩具,想参与“以物换物”,交换一本《呼兰河传》。他告诉记者:“我住在这里已经有几个年头,对这里很有感情。很开心今天有这样一场活动,能加深租户对公租社区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这是一场办到租户家门口的“悦”来公益集市。
入口处,杨浦公租公司工作人员提前设置好了“大号飞行棋”和“套圈小游戏”,让大家进入集市前,先体验一把游戏的乐趣。和以往熟悉的形式不同,飞行棋加入了更多“垃圾分类”小知识,而套圈游戏的“获胜者”可到相应摊位领取一束租户手工制作的“鲜花”。
往里走几步,几个风格“小清新”的摊位映入眼帘,当天的所有物品都以赠送、免费体验的形式展现。大家享受“以物换物”的乐趣之余,还可尝试DIY帆布袋。
“塑料瓶属于可回收物,平常的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一个身穿爱莎服饰的小朋友在家长的指引下将每张小卡片准确地投入垃圾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第二个“益”起来守护摊位。
在这里完成垃圾分类小测试后,工作人员会提供印有“I LOVE杨浦”LOGO的帆布袋,每位参与活动的租户可以在上面天马行空创作一番。12岁的陈乙龙画了一个小笑脸,他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满意,“今天又能做游戏又能收获小礼物,明天上学要带给好朋友们看看。”
在这个“青春气息满满”的公租社区,自然少不了科技感的存在。租户陈先生从事信息科技相关工作,为了丰富公益集市的内容,他特地将自主研发的VR一体机带到现场,供大家体验。
别以为在公益集市只是免费玩,其实还有免费的贴心服务可享。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柯正云就在现场“坐镇”法律咨询摊位。同样作为皓月坊的租户,他是小区有名的爱心人士之一。虽然平时工作繁忙,但只要一空下来,柯正云就会积极地帮助小区居民解决法律问题,并开展法律知识科普。“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柯正云说。
现场,越来越多的年轻租户和刘先生一样,走出家门“凑上了这场热闹”。记者了解到,其中很多人还在当天加入了公租社区志愿服务队,和柯正云一样,为社区发展出力。
近悦远来,安居宜业。下一步,卫百辛集团党委将和杨浦公租公司一起为杨浦建设“四高城区”助力,在关注青年人才需求的同时,营造安居、青春、乐业的社区氛围,为热爱杨浦、扎根杨浦的青年人才们提供更多民生保障。
小小的他怎么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老朋友”?从“心”出发,志愿服务和每个人的“最后一百米”被进一步打通
平凉路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王子端今年12岁,年纪小小的他却是定海路社区志愿服务的“老朋友”。“去年的3·5学雷锋日,我们收集了花朵和落叶,装点了雷锋像,送给了环卫工人。今年和以后的每一年,我们会继续学习雷锋精神,为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近日,在定海路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举行的“心”方向志愿服务队誓师大会上,王子端如是说。
2021年7月,“心”方向志愿服务队在定海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开始筹备组建,并于同年8月初具雏形。其中,骨干成员15人,为辖区内的大学生、高中生。在成立之初,“心”方向志愿服务队就集结“小青柑”志愿服务队及社区志愿团队,向四川的藏区儿童捐赠了一批衣物及书籍,为之后持续近两年的“爱心图书馆”项目的启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些一步一脚印、踏实坚定的志愿服务瞬间,都被定格在照片、视频中。当看到藏区小朋友拿到衣物时露出的纯真笑容,当听见他们一声声稚嫩可爱的“谢谢上海”,现场的每一位志愿者都为之动容。“志愿服务工作可能很苦很累,可每当得到这些温暖的反馈,我们就觉得这一切的辛劳都值得。”一位志愿者感慨道。
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少不了多方力量、资源的推动。会上,定海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与共青团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18号线客运第五团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并为中船九院志愿服务队授予“志愿服务岗”旗帜。定海图书馆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塞扶公益社”指导老师颁发工作顾问聘书,同时,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团委学生会代表签署“志愿服务岗”合作协议。
除了年轻人的青春力量,还有很多小朋友和王子端一样,也积极加入定海志愿服务队这个“大家庭”,志愿服务和每个人的“最后一百米”被进一步打通。
“‘心’方向的‘心’,又谐音‘新’。意为从‘心’出发,希望以健康的心态,在新时代展现新青年的风采,奉献新青年的仁爱之心。”“心”方向志愿服务队负责人这样解释团队名字的由来。
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自治活水”涌动起来?家门口的一抹抹盎然春意带来新一年的期盼
有的用锄头翻地,有的拿起钉钯把土拉匀,有的清理枯树枝、杂草,2月28日上午十点,城市名园小区的27号和28号楼前,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一群居民志愿者分工合作,自发对门前的绿化带进行翻新。
冬去春来,一抹抹盎然绿意总会给社区居民带来新一年的期盼。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居民的“自治活水”涌动起来?
城市名园小区共有31幢居民楼,2206户居民。城市名园居委会于去年10月启动打造“一楼一特”自治项目,以27号、28号两幢楼作为试点,分别取名为“同心齐悦楼”和“悦美合欢楼”。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磊告诉记者,几天前,在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下,“三驾马车”协商参与,开展了“汇爱花园”微改造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始前,楼内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还举行了党建引领微改造的启动会。
27号楼居民钱震宇说:“以前,门前的绿化带杂草比较多,久而久之变成了‘杂物一角’,我们都觉得可惜。现在居委会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自己管理,两幢楼中间大约五六十平方米的绿化空间,种植了月季、郁金香、栀子花、木槿等花卉。家门口漂亮了,大家看着心情也更好。”
“汇爱花园”,顾名思义,汇聚了“邻里之爱”。两个楼组还分别将各自门厅装饰一新,这是居民眼里的“会客厅”。几把椅子、一张小桌子、一台投影仪,大家自发添置物品,让“公共会客厅”像家一样温馨。“世界杯期间,我们还在会客厅里一起看球赛。平时老人家买菜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歇歇脚。雨天外出不方便,我们也能在这里聊聊天,真的很开心。”28号楼居民余阿姨告诉记者。
据了解,未来,以“同心齐悦楼”“悦美合欢楼”为示范,小区内的其它楼组也将有自己的自治特色项目,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他们对社区认同感的同时,增强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