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00%签约!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生效
  重建后,东郸小区将建成5幢全新住宅、1幢社区配套用房,完善绿化、垃圾用房、地下车库等设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效果图

  ■记者 罗佳

  9月18日晚10点,地处五角场万达广场旁的东郸小区里欢呼声不断,礼花声阵阵。随着最后一户居民签字的完成,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签约率达到100%,正式生效。

  “今晚要睡不着啦,晚上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现场,居民们和工作人员激动万分。大家共同期待眼前的“老破小”住宅在未来蝶变为一处面向未来、有崭新面貌的高质量居住社区。

  五角场街道东郸小区,建造于1966年,目前有8幢5层非成套住宅楼,厨卫合用,房屋年久失修,结构及管线老化,环境比较杂乱。涉及居民670户,老人以及困难群体较多,人均居住面积狭小,没有绿化和停车位等公共设施,居民生活不便,改善居住环境的心情十分迫切。

  居民黄金芳年近七旬,是东郸小区的第一批住户。自1967年起,这处房子里的生活场景便充满了她的记忆。如今,她在这里照顾残疾的妹妹。黄金芳说,老房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出行购物都很便捷,然而三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和一个卫生间的状况却相当难受,“卫生间太乱了,还有厨房那么挤。”小区要拆除重建,黄金芳抑制不住地欣喜,“还有电梯了嘛,以后推妹妹出去就方便了。”

  项目顺利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东郸小区改造体量在全市2023年“两旧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体量中排名第三,(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小区地块面积小,又紧邻中环,对新建建筑的高度存在限制,还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的光照等问题。容积率、楼间距等拆除重建项目方案各项规划指标都要做到极致。”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灵说,“但同时,小区居民户数又多,老年居民、生活困难居民多,还有不少空关房、出租房,签约工作也很难做。”

  87岁独居老人郑阿婆身体不太好,担心一旦施工期间迁出去就难再“回来”;独居老人邵爷爷搬离老房,在松江某镇居住……在区成套办的指导以及卫百辛集团、杨浦一征所的支持下,五角场街道组建东郸拆除重建工作专班和7个包保小组,由处级干部带头上阵,“5+2”“白+黑”,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为有需要的家庭排忧解难。

  他们为郑阿婆讲解项目具体情况,了解郑阿婆的想法,帮老人配药、贴药膏、送饭、送水,终于获得老人的认可;在邵爷爷所在地村委会,他们与老人积极沟通,化解他心里一直存在的心结,最终完成了签约工作。“要换位思考,充分理解群众诉求。”工作人员王侃说道。

  同时,小区的热心居民也为工作的开展贡献了力量。居民阿史3岁始就居住在此,62岁的他在小区里人缘很好,颇受街坊邻里的信任,居民杜先生从小就住在东郸小区,签约后,他们和好朋友一起,与未签约的邻居交流沟通;小区里先签约的居民起了“领头雁”效果,居民沈叔叔发起倡议,请各位邻居为了居住环境的改善行动起来。

  在实现成套独用、功能设施完善的基础上,杨浦区成套办、区房管局、卫百辛集团在区域规划与居民需求中寻找平衡点,方案前后进行了近20稿修改完善、历经近百场各级别专题研讨会,最终形成定稿方案。

  重建完成后,东郸小区所在地将崛起5幢住宅楼,其中2幢8层、1幢9层、1幢23层、1幢28层,还会新建1幢3层社区配套用房,并新增变电站、智能快递、垃圾房、门卫及地下车库等建筑。项目拆除建筑面积17034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37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09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约120个,改造后总套数688户,共有9种户型。

  上海卫百辛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胡茂华介绍,在新东郸小区的设计上,将坚持“以人为核心”,充分利用地块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高科技、智能化与绿色生态的高中档生态住宅。同时,充分利用现状,调整和增设绿化,提升小区的配套服务功能,改善小区原道路交通系统,新增地下车库,彻底改善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探百年文脉 听江畔潮乐 逛线下集市
长三角媒体人“以球会友”
如何以技术创新推动未来产业建设?
激发创新发展再出发新动能
上海大学生旅游节开幕
100%签约!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生效
杨浦时报民生04100%签约!东郸小区拆除重建项目生效 2023-09-21 2 2023年09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