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绕行距离由1500米直接缩短至240米,一条“断头路”变成了“连心桥”,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
杨浦区建设管理工作党委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一线工作法”,以微改造为“切口”,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不断完善。
去年9月底,打虎山路(飞虹路-辽源西路)正式通车。该路段原为杨浦区159旧改地块老旧房屋,以往南北贯通的打虎山路与通北路至此隔断,而南侧辽源西路和北侧飞虹路都是单行通道,居民开车到另一侧需要从大连路或许昌路进行绕行,绕行距离约1.5公里。
而且这一区域周边,有多个大型社区、多所中小学以及老年食堂、睦邻中心等,导致高峰时段出现交通拥堵等问题。区建设管理工作党委坚持调查研究,摸清“难”的症结,规划打虎山路(飞虹路-辽源西路段)南起飞虹路、北接辽源西路(全长240米)。道路打通后,大大方便居民出行的同时,还缓解了许昌路和大连路的交通压力。这一过程中,区建设管理工作党委专门成立党员先锋队项目组,通过蹲点式、体验式、探索式调研,找出难点痛点,分类施策、对症下药。
辟通“断头路”难度最大的,当数诸多项目同时建设,“螺蛳壳里做道场”。项目开工建设前,党员先锋队项目组成立手续办理专班,分组对接自然资源、建设管理等行业审批部门,最大化压缩前期手续办理周期。项目建设中,党员先锋队项目组采取前置工序“抢先办”,关键工序“盯着办”的方法,主要负责人每周召开推进工作调度会,实时跟进工程“跑、办”情况,成功推动各项工程交叉有序推进,保障各项目按时完成。
党员先锋队项目组坚持推行“现场办公”,现场发现问题、现场研究方案措施、现场解决问题,极大提高了项目建设效率;他们逐渐转变工作思路,从“有解思维”变为“优解思维”,逐个破解难题,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品质城市。■记者 王歆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