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研学游回归寓教于乐

  ■杨湛菲 徐壮

  “名校游”变成“校名游”、公园野炊也算自然考察、“研学导师”实为现招临时工……火热的研学游市场屡屡爆出“货不对板”的新闻。

  作为文旅融合新业态,研学游的出现被市场和家长寄予厚望:市场希望用富有教育属性的旅游产品吸引望子成龙的家长;家长期待用比普通旅游更多的花费换来孩子更多的学识和人生体验。人们乐见研学游的蓬勃发展,因为理想中的研学游是一个双赢的产品,体现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两方需求叠加,事实上大大增加了研学游产品的设计难度。这不是一个头脑一热就可以轻易上马的项目,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进行前期调研、试游,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如果抱着“一锤子买卖”的心态做研学游,无益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一个共识已经基本确立:旅游是研学游的载体,教育是研学游的目的。因此,研学游的有关设计配置,都应围绕其教育目的,而非一味顺应旅游逻辑。这就要求研学游提供方更多地学习教育知识,将教育元素融入旅游实践。要多问问:这个项目真能帮助孩子学到东西吗?能教给孩子什么东西?能培养孩子什么样的情怀?常怀这样的思考,诸如“名校合影打卡游”“一天刷完某地博物馆”这样的肤浅项目自然会被淘汰。

  还应看到,教育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人类社会活动,它需要极高的责任意识、极强的奉献精神。研学游要创造旅游的经济价值,但不能因此贬损了教育的人文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主管部门、文旅行业、经营主体都应更多考虑研学游对孩童成长的长远影响,在顶层设计、监督管理、标准设置、具体服务中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理念。

  寓教于乐,是研学游的初衷。更加规范、更有意义、更为多样、更可持续……我们期待,越来越多优质的研学游充分发挥其独特教育价值,让越来越多孩子在旅游中学得充实、玩得痛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扎实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
上博东馆周五首展
春运安全出行锦囊来了
让研学游回归寓教于乐
央行决定降准0.5个百分点
限售股融券出借全面暂停
杨浦时报资讯07让研学游回归寓教于乐 2024-02-01 2 2024年02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