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莹
本报讯 自延吉新村街道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于3月28日正式签约首日即达到100%生效以来,居民已陆续开启搬迁。
由于楼内老年人占比高达86.67%,残疾人占比17%,延吉新村街道联合区成套办、上海卫百辛(集团)有限公司、征收事务所等相关部门,召集房屋中介、爱回收、水电燃气公司于4月9日至11日,在大板房楼下集中设摊,将租房、回收、搬场、交房等服务一站式“打包”送到家门口。
“我想找短租的房子,离这里近一点的。”9日一早,内江大板房楼下小广场,有居民在咨询临时过渡的租房房源,也有居民正在咨询办理腾空交房手续。一位居民表示,自己在附近住惯了不想搬去太远的社区,距离近一点也方便到时候回搬新居。还有居民希望能够提供“押一付一”的房源,摆摊的四家房屋中介积极耐心为居民们寻找匹配的房源,提供个性化服务。
现场还特地开设了旧物回收摊位,方便居民搬场的时候当场就能将闲置废弃的旧物兑换成鸡蛋、洗衣液等实惠的生活用品。爱回收相关负责人何晓盛告诉记者:“社区里都有自动回收投放点,考虑到大板房居民多以高龄老人居多,特意提供了现场兑换的人工服务。”
为了让年迈的居民轻松完成繁琐的交房流程,工作组事先还与水务、电力、燃气公司达成了便民服务协议,居民们在家中可一次性完成三表的结清和拆除服务,同步办理交房封门手续。
“很省心,我只需要交钥匙,其他所有事情都有‘一条龙’服务,一点都不用我操心。”501号2楼的一位74岁居民独自前来办理交房手续,作为240户中的80户朝北抽离户之一,这位阿姨选择了“拿钱”的货币安置方案,交房之后就要和大板房彻底告别了。
515号402室的床、冰箱等大件家具已搬空,72岁的李阿姨和住了30多年的老屋依依惜别,一只用了多年的热水壶在她手中拿起又放下,“不要了,等回搬了统统买新的。”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在大板房贴隔壁的内江一村租好了过渡房,房租4000块一个月,过渡费补贴每月4300块,李阿姨感觉心里十分满足。
楼下,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搬场车缓缓驶离,车上装满了家具电器,也满载着居民们对新生活的憧憬。据悉,有了居民的积极配合,以及一站式便民服务的助力,原定于6月14日截止的搬迁退房有望于5月1日前完成,待搬完后,成套改造项目将“无缝衔接”开启建设,让百姓早日搬回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