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城市防汛有四道防线
今年汛期的特点是降雨总量偏多,梅雨期偏长,强对流天气偏频繁,台风个数偏少但强度偏强

  据解放日报 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日前做客“2024上海民生访谈”,对市民关心的防汛、雨污混接、河道水质改善等话题作出回应。

  “四碰头”可能性大

  今年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各方均预测水文气象年景偏差。史家明表示,6月1日上海就要进入汛期,今年汛期的特点是降雨总量偏多,梅雨期偏长,强对流天气偏频繁,台风个数偏少但强度偏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叠加厄尔尼诺,今年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态势,包括局部区域的极端降水、上游的洪水风险均处于高位,台风、暴雨、高潮、洪水“四碰头”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受厄尔尼诺衰减以及后期有可能转为拉尼娜状态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夏季中国东部降水偏多,今年春天上海多雨、珠江流域洪水预警,无疑都是危险信号。史家明表示,根据多方预测,今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降水将较常年偏多二到五成。呼吁市民增强避险自救意识,主动了解气象预报信息,合理安排工作生活。

  防汛有四道防线

  上海城市防汛有四道防线:千里江堤、千里海塘、区域除涝、城镇排水。

  其中的千里江堤、千里海塘是为了挡水。目前,黄浦江中上游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一期)正在建设中,它通过河口挡潮闸与堤防的组合,能够有效提升黄浦江防洪挡潮能力。

  区域除涝和城镇排水工程都是为了排水,但有区域范围之别。区域除涝工程的范围大,比如正在全力推进的苏州河西闸、新川沙泵闸枢纽工程,还有“十四五”以来新建、改建的40座水利工程外围泵闸。

  城镇排水工程主要解决排水片区的雨水排水问题。“十四五”以来,上海完成了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龙水南等5个排水系统的建设。从1998年开始滚动实施的道路积水改善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城镇排水工程,截至去年底,上海已有355条道路实施了积水改善工程,敷设排水管道总长180公里。

  史家明表示,通过这些年持续投入雨水管网、泵站以及大型调蓄设施的建设,上海基本消除了城中“一年一遇”的空白点。而闵行、杨浦、浦东三个区达到“三到五年一遇”标准的面积分别占到全区的47.5%、36.5%、23.9%。

  精细化管理措施和海绵城市建设,也是上海防汛的重要手段。截至去年底,上海已有6座公园纳入“千座公园·千座调蓄池”试点,根据防汛预警预降水位,暴雨来时暂时接纳部分雨水,减轻周边区域的积水压力。

  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

  雨污混接,就是原本应该各行其道的雨水和污水,由于各种原因合流在一起,造成一个排水管道内既有污水又有雨水,污水随雨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影响环境、扰民等问题。2015年起连续开展的两轮雨污混接整治发现,市政管网、企事业单位、沿街商户、住宅小区都有混接的情况。

  史家明表示,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上海已改造混接点2.5万余个,但仍发现部分区域存在雨污混接调查不到位、整治不彻底等问题。

  对此,上海启动了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重点排查2.8万公里城镇公共排水管道、1.7万公里纳入城镇污水系统的农污管道、超过25万户排水用户,建立排水用户清单,全覆盖核查用户排水出口。

  “水美”离不开社会共治

  上海计划用三年开展“水美村庄”“水美社区”试点建设,在全市打造50个“水美村庄”样板、30个“水美社区”样板。

  “以前,河道更注重防汛调蓄、水资源调度等功能,河道水质提升后,重心逐渐转向水生态修复、亲水空间打造,还新增了对于水体清澈度的要求。”史家明表示,这些都是“水美村庄”“水美社区”努力的方向。

  目前,上海已出台相关行动方案,今年将继续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的市民还可通过“上海水务有奖举报小程序”提供线索。■陈玺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广告
上海城市防汛有四道防线
应届生申请保租房容易了
国际转机旅客可免费半日游
杨浦时报资讯06上海城市防汛有四道防线 2024-05-07 2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