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人民城市,与“友好”不期而遇

  编者按

  “儿童友好”“骑手友好”“老人友好”……人民城市新实践,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友好”一词在杨浦频频“出圈”。

  “骑手友好”,将在城市一站一站地“接力”——免费充电接水,“只需十几元就能吃饱、吃好”;你在外送单,我为你“带娃”,社区向“新邻居”张开怀抱;社区里,既有“人人可参演”的舞台,也有“人人可观演”的观众席——童治理,“实验田”与“引路人”兼而有之;“看邻居登台表演,感觉很亲切”,家门口有一场“家”年华……

  人人友好,是各种友好的“集大成者”。杨浦如何让全人群与“友好”不期而遇?

  “骑手友好”,将在城市一站一站地“接力”

  免费充电接水,“只需十几元就能吃饱、吃好”

  骑手从小区任一个门进入都能看见清晰的楼栋路线图、累了乏了可以到小区开设的驿站休息,在驿站可享用热水与手机充电服务、随时使用卫生间,工作期间有需要还能将孩子托管在“袋鼠宝贝之家”……4月20日,上海首个“骑手友好社区”落地杨浦殷行街道。

  免费充电、免费接水、临时休息,专属餐食7折优惠……5月31日,继“骑手友好社区”之后,全国首批“骑手友好商家”挂牌启动仪式在杨浦区互联宝地举行。

  外卖骑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站接一站地配送,为市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城市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也在一站一站地“接力”。

  美团与餐饮品牌老乡鸡开展合作,上海130多家老乡鸡门店正式成为“骑手友好商家”。记者在现场看到,老乡鸡店内的墙壁、地面上都贴有骑手友好标识,门店还特别设置了指引清晰的取餐口和取餐架。

  老乡鸡(上海)餐饮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陆洋成介绍,骑手在指定时间、身着工作服到店就餐,即可享受专属餐食7折优惠。“只需十几元就能吃饱、吃好。此外,店内还提供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消暑物资,如遇中暑、身体不适等情况,骑手都可到店休息或寻求帮助。”

  上海消费业态丰富,配送需求多样,不少骑手用餐时间不固定,在午高峰、晚高峰期间,有时还会遇到商家出餐慢、取餐乱的情况。当天,骑手和商家沟通恳谈会也在互联宝地举行。

  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的资深骑手刘治岐说:“希望商家都能提升包装质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配送途中的餐损问题,也给客户一个良好的用餐体验。”

  美团骑手张庆胜则表示,平时送单时间很紧张,根本没有机会和商家、美团负责人聊聊自己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及困惑。“我感觉这样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能将我们的诉求更直接地转达给商家。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快地将餐食送达,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针对骑手们提出的建议,商家与平台负责人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与骑手们分享了新开发的功能,详细介绍项目执行的最新进展。

  未来,美团将持续与商家展开合作,推动“骑手友好商家”等系列举措在全国陆续落地。“这是一个新形式,未来可以向更多伙伴扩面,共建和谐美好的工作关系,这也是我们工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我们会尽己所能为大家提供好的工作条件。”中华全国总工会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王宏伟透露,今年还将和美团、老乡鸡等企业一起共建“一平米驿站”,聚合各方资源,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在工作中的就餐问题。

  社区向“新邻居”张开怀抱:你在外送单,我为你“带娃”

  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高峰期,往往与孩子的休息时间重合,放学后、节假日等家长最繁忙的时段,孩子的照护就成了难题。

  殷行骑手友好社区的创建以开鲁新村片为试点。值得一提的是,落户在该骑手友好社区的美团“袋鼠宝贝之家·上海杨浦站”,也是上海首个项目点,将委托专业公益组织运营管理,为生活居住在殷行社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家庭提供儿童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在节假日和放学后“有地可待,有书可读,有伴可玩”。

  据了解,殷行骑手友好社区“袋鼠宝贝之家”空间改造已经全部完成,在各项指标检测完毕后,将在本月投入试运营,全年预计可以为周边社区提供1000余人次服务。

  一位美团外卖骑手表示:“平时经常在这里送单,看到社区落地了这么多骑手友好设施,真的很高兴,未来希望能参与社区共建,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殷行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行动方案》,围绕“信息友好、设施友好、人际友好、制度友好”四大方向进行设计,旨在不断加强社区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互动,促进这些“新邻居”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社区发展。

  2024年,美团先后启动“骑手友好社区”“骑手友好校园”“骑手友好街区”等专项建设。通过推动完善门牌标识、划定骑手专属停车位等便利措施,缓解末端配送难题。目前,“骑手友好社区”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12个城市落地,持续改善外卖骑手进门难、送餐难的情况,推动社区、商圈、楼宇共同体建设。

  美团(上海)党委办公室主任张懿告诉记者:“骑手友好系列项目是我们和各相关部门办实事、解难题迈出的实质性一步。美团党委将联合各业务部门,做好资源保障,支持项目持续落地,助力打造全链路骑手友好环境。”

  杨浦是在线新经济平台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集聚地,人民城市新实践,杨浦将不断丰富关爱项目,让越来越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够在城市和社区中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

  社区里,既有“人人可参演”的舞台,也有“人人可观演”的观众席

  童治理,“实验田”与“引路人”兼而有之

  人民城市新实践,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来自“一米高度”的创意不可或缺。在家长朱凤飞看来,“对于小朋友来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在校学习文化知识一样重要。”

  今年,“童治理”儿童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坊项目在定海路社区启动,由定海路街道携手同济大学“一米高度看城市”项目组、平凉路第三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共同开展。

  “我们眼中的家园”“与自然童行”“与设施童行”“与社区童行”系列活动先后举办,引导孩子们了解城市历史,感知城市记忆,参与城市更新。朱凤飞对系列活动感受颇深:“十分感谢街道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关注社区治理、城市更新。相信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开拓了眼界、积累了经验,还学会了团结互助、无私奉献。”

  近日,在儿童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坊成果展示交流会上,定海路街道“少先队童治理实践点”揭牌。实践点包括居委会、睦邻中心、孚光里、市民园艺中心等,这些场所将成为小朋友参与社区治理的“实验田”。

  除了“实验田”,还有“引路人”。当天,人大代表与少先队员的“童行共议”结对仪式举行,社区自然环境、公共空间、服务设施三个议事方向发布。杨浦区人大代表朱晓华表示:“今后,我们将聚焦相关议题,当好桥梁纽带,链接‘校、家、社’多方力量,指导孩子们熟悉议事规则、提高议事能力,更有序、更有效地参与社区治理。”

  毫无疑问,社区治理引入“儿童视角”,不仅能让孩子对所在社区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小手牵大手”还能链接更多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链接更多资源成为社区“合伙人”。

  据介绍,下一步,定海路街道将深入探索从观察到议事、从表达到落实的儿童长效参与机制和平台,持续完善《首届童治理议事规则》,组织“小小主理人”“小小记者团”“小小策展人”“小小公益人”系列活动,让儿童更好共享社区建设的话语权,推动“童治理”走向深入。

  “看邻居登台表演,感觉很亲切”,居民家门口有一场“家”年华

  居民陈女士入住浣纱四村居民区已有3年时间,近日,她在家门口的演出现场,看到了不少“熟面孔”,“大家都是邻居,尤其是一些叔叔阿姨,看他们登台表演,感觉很亲切。”

  退休居民一身运动服,动作轻盈,广场舞《邻里之间》开“跳”;一人现场写书法,一人在旁演奏竹笛,画面温馨和谐……在长海路街道浣纱片党委举办的这场浣纱“家”年华中,居民们连番登场,以广场舞、小组唱、诗朗诵、书法竹笛组合表演等多元形式,展示才艺,诠释家文化的内涵。

  “唱”出睦邻、“舞”出和谐,由于表演者和观众大多都住在浣纱片,互为邻里,平时经常打照面,观演也成了拉近彼此距离的一种方式,现场,不少居民或站或坐、围观欣赏,和陈女士一样直言“很亲切”。

  居民何女士一直独居在家。当天,她在“观众席”中看得津津有味:“这类活动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希望社区可以经常举办这种活动,热闹热闹,让我们独居老人多认识认识邻居,交一些朋友。”

  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睦邻,是社区创新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区里的“能人”“达人”搭建施展才艺的舞台,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情的同时,也为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记者 毛信慧   窦雨琪   汤顺佳   王歆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在人民城市,与“友好”不期而遇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在人民城市,与“友好”不期而遇 2024-06-06 2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