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杨浦区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今年有超过5万名应届毕业生。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高校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6月28日上午,“人民城市·乐业上海”上海市就业创业主题日活动在上海财经大学拉开序幕,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中国创翼”杨浦区赛获奖选手、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竞赛上海地区获奖选手、企业代表、高校大学生代表参加。
现场,上海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佳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盛春,上海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克勇,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继红,杨浦区委书记薛侃,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海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绣明,区政协主席邰荀等与会领导共同启动“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一级巡视员章谦等与会领导为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上海地区)获奖选手颁奖。程绣明、邰荀分别为求职能力实训营讲师代表、马兰花讲师代表颁发证书。于洋向“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发放就业补贴。
政企携手,打造人才发展首选地
现场,刘元春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人社局、杨浦区委区政府给予就业创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上海财经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下转第4版)(上接第1版)实行校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就业率长期居于高位。学校先后与杨浦区开展定向选调生人才输送、暑期党政机关基层锻炼、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反响。下一步,上海财经大学将与杨浦区进一步深化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合作,携手共进,共创双赢的新局面。
周海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杨浦正深入践行“三区联动”核心理念,着力建设“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的环境氛围,多维度指引青年“择业之路”,多渠道点亮青年“就业之灯”,多举措搭好青年“创业之梯”,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广阔舞台。衷心期待与各高校共同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衷心希望各企业慧眼识才、广纳英才,为青年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也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杨浦这片创新热土上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职业指导,是就业创业服务的灵魂,也是公共就业服务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杨浦以赛促学、以赛代训,推动地区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力量日益壮大。
近期,上海举办了首个求职能力实训师资班和4期“马兰花计划”讲师培训,杨浦共有5人获得求职能力实训师资、14人成为“持证”创业培训讲师。此外,经过激烈角逐,2名杨浦基层工作人员在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业务竞赛(上海地区)选评活动中获奖。
企业是承载就业最基础的容器,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底盘”,也是人才发展的“舞台”。随着杨浦新经济产业的集聚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杨浦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杨浦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近3.6亿元,惠及企业9000余家次。以‘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为例,各项政策叠加后均可获得‘百万补贴’。”现场杨浦向2家企业发放了合计近500万元的政策补贴“礼包”。
现场还宣读了“中国创翼”杨浦区赛获奖名单,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四平路街道向“中国创翼”杨浦区赛8家获奖企业代表发放“菁翼服务卡”,将提供包括媒体宣传、资源对接、贷款融资等跟踪服务。
此外,杨浦还通过开展入企服务、建立需求清单、发放服务包等方式挖掘岗位资源,充分发挥岗位归集和共享机制作用,开展“职引未来·乐业杨浦”等系列招聘活动,确保周周有招聘、月月有活动,就业服务频次不减、热度不降,并探索通过跨前排摸毕业生专业、前置匹配企业招聘需求,提升岗位与人才的适配度。
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重头戏”之一,求职能力实训营的成功举办为不少区内青年提供了探索自我、实现自我的途径。在为期六天的实训过程中,来自殷行街道的实训营成员程翔,对个人简历修改、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整个实训营的课程设置非常合理,让我们对喜欢的职业有所了解,找到自信和方向,再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予以专业建议。”
三区联动,服务毕业求职全周期
活动启动“区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合作联盟”,标志着杨浦区校合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联盟将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携手区内高校、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街道、科技园区以及人力资源机构,致力于为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青年提供集约多元化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深入推行“实训-实习-见习-就业”链式服务,从引导观念到创造机遇,再到精准匹配供需,将公共就业服务渗透到大学生就业各环节,增强就业预备阶段学生与企业的粘合度,搭建毕业生与企业双赢平台,因地制宜引入优质行业、产业资源等,助力大学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石玉奇,通过杨浦区人才培养计划获得了上海蓝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实习机会,目前已成功转正。提到这段实习经历,石玉奇仍觉收获满满。“很感谢杨浦区为我们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就业服务更贴近百姓,成立仪式上,还发布了“小杨就业服务”形象LOGO并宣读大学生就业倡议,“小杨”就业服务品牌,邀请复旦学子出任大学生就业形象大使,呼吁当代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小杨”品牌将聚焦就业群体需求,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依托“15分钟社区就业服务站”和高校“乐业空间”,在社区、校区和园区全方位搭建沟通互动平台,提供咨询答疑、直播互动、课题讲授、直面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服务,构建覆盖全面、贯穿全域、辐射全程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财经大学指导,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记者 封辰霏 窦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