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地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于7月31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杨浦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意见》。

  人民城市理念引领杨浦夯实政治之基,人民城市理念引领杨浦拓展发展之道,人民城市理念引领杨浦回应人民之盼,人民城市理念引领杨浦创新治理之路……杨浦作为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5年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杨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浦这条“链”,让科技创新“加速度”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人才是关键的一环。如何营造近悦远来、人尽其才、活力迸发的人才发展环境?杨浦将率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

  五年来,高校、社区和科技园区相生相融,从一条街到一个创新社区,从创新社区到推开窗便是创新氛围的杨浦。大学里的城市,城市里的大学氛围越来越浓。

  如今,杨浦正深化推进新一轮区校合作,区校沟通机制不断得到巩固。今年5月,由杨浦区政府、复旦大学、上海城投共同发起的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围绕杨浦“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复旦理工医等学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一批产业项目集聚。“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的成立,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科创能级,实现科技与城市深度融合,提升科创策源力,培育和发展杨浦新质生产力。”区科技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翻看杨浦的经济发展答卷,区域双创指数连续年均增长率保持两位数,主要创新类指标均位列上海市前列;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约120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0件,研发投入强度超5%;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8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总量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近年来,杨浦坚持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落实重点产业链长制分工,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增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引领力。

  依托“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杨浦立足“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厂+大学”的特色优势,培育壮大以人工智能、互联网电商、互联网生活、在线文娱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链,打响“杨数浦”品牌。

  今年以来,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营收达912亿元,位居全市第二。相比去年营收2602.26亿元的成绩,增幅18.7%,且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2.78%。眼下,杨浦正积极争创杨“数”浦数据要素创新示范区。

  创新生态蓬勃生长,杨浦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2003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作出了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杨浦在全国率先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为区域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杨浦已成功转型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区,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华丽转身。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而产业则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杨浦始终坚持发挥科教和人才资源集聚的优势,将创新作为产业升级重构的源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产业的能级攀升和企业的加速集聚。

  今年以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上半年完成营收123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0%,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一,中心城区的三分之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成为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的又一张亮眼名片。

  当前,杨浦正围绕进一步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抓牢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增强“创新四力”出实招、求实效,在全市率先发布《杨浦区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建立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指引》,推动建立“1+N+3”产业政策体系。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下一步杨浦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融合,率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点,率先建成新质生产力策源高地、标杆产业培育高地、先进生产要素集聚高地,推动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让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城市更新“稳扎稳打”,画出最大幸福“同心圆”

  城市的文脉,流淌在时光长河里,蕴藏于城市肌理中。做好“城市更新”这道考题,是赋予城市历史、现在与未来无限动能与生机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杨浦坚持把转型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自我加压、攻坚突破,不遗余力推进。特别是今年初,杨浦全力打赢城市更新“三大战役”,坚持宜居安居首要目标,紧紧围绕杨浦“三篇大文章”,全力打响“三大战役”,高质量打造与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相匹配的幸福新样板。

  今年5月,70岁的228街坊“焕新”一周年。曾经,这里是上海市首批“二万户”工人新村住宅,如今,作为人民城市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建设成果,成为“1+N”人民城市理念与实践宣传阵地矩阵中的排头兵。

  从“二万户”到“新建筑”,从“老旧小”到“未来城”,对老街坊兼具温度与发展的城市更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典范之作。“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设置什么。”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回忆,在相关专家和居民代表全过程参与和建议之下,228街坊12幢两万户老房子“征而不拆、保留记忆、留住乡愁”,同时植入一些社区商业和服务功能。

  228街坊的焕新,正是杨浦区全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结合的鲜活范例,向全世界展示上海人民城市的建设成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图景的重要宣传窗口。

  当前,杨浦正全力打响新一轮“美丽家园”提质战,高质量打造杨浦宜居安居幸福新样板,创新建立片区整体方案、具体项目方案两级评审制度,由各街道制定以“美丽家园”住房修缮为核心,联动“美丽街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微更新”等专项任务集成、多重要素叠加的片区化修缮方案蓝图,逐一经区级层面片区修缮评审征询。

  此外,杨浦进一步夯实完善工作机制,区级层面加强统筹,房管协同建管、绿容、残联、体育、消防等部门,加强项目落地并统筹规划“美丽家园”建设与消防设施、水、电、燃气等地下管道项目同时开挖施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开挖施工造成居民困扰,为各街道“美丽家园”高效集成、共同布局助力提质。

  深化多层次、多分类养老服务供给,开启“幸福养老”模式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创造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新图景”是杨浦的重点任务之一。发展银发经济、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医养结合……作为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和民生大区、养老大区,回首过去5年,杨浦始终将养老作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幸福养老”服务体系。

  在“硬件”方面,杨浦规划先行,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适度超前确立新一轮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标准,并着力打造“1+1+N”设施架构,即在1公里半径范围内设立1家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处高品质社区长者食堂及若干个便捷可及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布局更加优质均衡。在制度上,杨浦以市委民心工程及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为指引,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落地;同时发挥区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重要作用,形成助餐每月例会及重点工程每周例会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至2024年末,杨浦将建成养老床位总数1.2万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925张,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0家,社区助餐服务场所134家,日间照护机构33家,家门口养老服务站73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总量预计超过8万平方米,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品质的养老生活。

  聚焦“软件”,杨浦持续加强队伍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2023年,杨浦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杨浦区养老机构服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人才引进、住房保障、考证奖补等多方面建立人才扶持政策架构。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员王程,通过政策成功落户,并荣获“2023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全市形成“破冰效应”。

  养老大局“一盘棋”,合作方能共赢。当前,杨浦已制定公布杨浦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幸福养老”服务清单、养老服务指南等“两清单一指南”,梳理明确养老服务政策框架体系。杨浦还积极扩大“朋友圈”,与复旦老龄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财大公管学院、美团及中国银行杨浦支行签订共建协议,成立杨浦区“幸福养老”智库专家团,又与抖音联合发起“银杏时光”认知症友好项目,共同打造老年友好社区。

  杨浦养老生活的广阔蓝图已经绘就。杨浦将以《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为指引,持续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养老床位总数达到户籍老年人口2.5%,建成社区长者食堂不少于50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每千人65平方米;一批标杆性养老服务设施陆续落地,“十助”服务、医养康养融合等多层次多分类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深化,智慧养老持续发展……在这里,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将持续得到完善,杨浦老年人正在安享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幸福晚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杨浦: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地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杨浦: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地 2024-08-06 2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