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六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市上下正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更好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民心所盼,改革所向。抓改革、促发展,建设人民城市,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在“链主”“链长”的带动下,杨浦全方位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
近日,50多家杨浦区科技企业到“有名的邻居”抖音集团的办公室里串了个门。杨浦科创集团发起的“科创朋友圈”之链见名企系列活动得到了脉策科技、商米科技、微崇半导体、美立谱医疗、道客网络、即科集团、罗曼科技、傲世科技、云从科技、有色网等企业的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医疗医药、在线文娱、互联网生活等多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在行业龙头企业的职场空间里跨界交流,共话企业管理创新生态,畅谈合作机会。
“许多企业之前陆陆续续向我们提出,能否到抖音等大厂里看一看,学习交流一下。”杨浦科创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些企业与互联网头部企业或多或少有技术或业务上的关联,有概率碰撞出新的火花。”
虽然这些企业物理距离很近,但相互交流的桥梁还未搭建起来。因此,杨浦科创集团以企业需求为切口,与抖音集团沟通,合作举办了第一期链见名企活动。抖音方面对此也很感兴趣,其旗下的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飞书团队希望与“邻居们”建立联系。飞书上海生态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专门出席了活动,为企业家们分享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主题干货内容。
杨浦科创集团介绍,链见名企系列活动还将为园区企业链接小红书、美团、哔哩哔哩、叠纸等头部企业,通过行业分享、总裁私享会及实地参访等形式,与产业链中标杆企业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产业协作、创新协同、资本融合、业务合作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以企兴链、以链兴群。
链见名企系列活动是杨浦区“以链兴产”战略方向下的一次探索,依托“链主”,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杨浦还建立了产业链“链长”制,由区领导担任12个产业链的链长,协调解决产业链建设中的重要事项,促进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行政部门资源配置优化。
据悉,产业链链长制的设计是一种依托于产业链的制度创新,旨在强化链式发展思维,更加注重连接产业链“断点”、疏通连贯产业循环“堵点”,将短链锻成长链,解决产业存在的链条不完善、配套不健全等问题,推动形成产业链培育和招商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同。
杨浦科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链长制下,一些原先单靠园区很难招引的企业也得以顺利落地。比如精密设备产业链的标杆企业孟泰集团,对园区相关支持政策和产业链基础并不熟悉,但在链长和职能部门的对接、引荐、背书下,决定打包旗下7家企业落地杨浦科创集团云基地。云基地也正筹办围绕孟泰集团的产业链交流会,共同探讨细分行业下一步市场拓展机会与跨行业技术交流对接的可能性。
而在生命健康行业,由于企业对证照申请、物理空间等要求较高,从园区出发招商抓手不够。在链长制下,相关职能部门能联动协调临床医疗等资源、通过规划调整等形式打通堵点,更好回应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诉求,也更有利于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中招引拥有前沿技术、契合区域基础、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企业。
在“链主”和“链长”的带动下,杨浦正全方位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发挥“智能+”“互联网+”基础支撑作用,着力打造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等四大新兴领域,全力构建“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集聚区。
改革创新,要勇于啃硬骨头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7月29日召开。上海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中国的许多项“第一”都诞生在上海。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将迎来新中国75岁华诞,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时刻,全市上下正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更好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今年也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杨浦区是人民城市理念的首提地。5年来,杨浦聚焦人民城市建设这个主题,描绘了新的全景画和施工图。7月31日举行的中共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杨浦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意见》,为杨浦人民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清晰路径。
近来,黄浦、虹口、长宁、静安等全市各区也相继召开区委全会,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显示出强大信心、坚定决心。
上海的信心从何而来?来源于基础夯实,后劲持续。日前,上海发布了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在市委全会闭幕后,又接连发布两份重要“若干意见”,一为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二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并发布“新设未来产业基金”等19项政策措施。
改革进行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改革首先要有解放思想、革故鼎新的自觉,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改革创新的自觉,当好新时代改革的闯将,还要有示范引领、擎旗开路的志气,要有实实在在、可感可及的成效,要有事不避难、百折不挠的担当,要有破立得法、善作善成的本领。
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深水区甚至无人区就越多,就看能不能迎难而上、坚持到底。当前,上海全市上下以敢为人先的信心和奋力一跳的决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改革便民、惠民、利民,永远在路上
先后建起多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环卫、快递等劳动者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搭建智慧助餐系统,老年人在辖区任何一家长者食堂就餐,都能“一网结算”“一卡通吃”;建设“美丽街区”时采纳市民建议,对承载记忆的石库门“修旧如旧”……上海各区因地制宜推改革、抓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是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六个必然要求”,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犹记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用10个“更”字,描述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就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仍存短板,等等。归结起来,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上推动解决。
民心所盼,改革所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新时代以来,改革的力度,不断转化为民生的温度。如今,我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3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66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丰硕的改革发展成果,记录着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温暖步伐。《决定》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充分彰显了人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应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规模最大,难度也最大。大有大的难处,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都会变得很大。大也有大的优势,再大的困难除以14亿必将被克服;再微小的改善乘以14亿,也必将汇聚成巨大进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集众智,汇众力,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去干事创业,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必将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试点机动车行驶证电子化,实行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大数据“杀熟”、“自动续费”等问题进行规范治理……7月以来,又一批新规开始施行,改革便民、惠民、利民,永远在路上。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来源:上观新闻、人民日报、新民晚报)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