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颖 宣晶 王春超 谷业凯
主会场入场约29.8万人次,周末两天参观券全部提前售罄。在新浪微博、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上海书展相关话题总阅读互动量超10亿次。2024上海书展滚烫的数据,引出了出版业的火热思考:当“书”和“文化活动”的线下容量几近触摸“天花板”,书展的未来将奔向何方?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认为,“科技应当是今后书展乃至书业的首要关键词。”
“中国飞鱼”潘展乐让世界惊讶的同时,也应验了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刘宇的那句话——“奥运竞技场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比拼,而且是体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比拼”。
在国家游泳队训练馆,有这样一位“科技助手”——“3D+AI”辅助训练系统。针对游泳出发、途中游、转身、冲刺等不同环节的训练要求,科研人员利用1个3D水上摄像头、16个高精度的水下摄像头,搭建了一套水上水下全程50米的训练系统……
近年来,上海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提升了治理效能;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文化资源、数据等得到进一步挖掘、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智慧旅游、沉浸式看展等新体验。前不久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0%。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个强调虚实融合、互动体验的“立体化”书展,正飞奔而来
七天里,全国19家出版集团、357家出版社携16万余种精品图书应约而来,实现线下图书销售总码洋4814.83万元,较2023年增长约35%。书展集中打造“首发”“首展”“首签”,举办阅读活动1024场,数量同比增长近15%。主会场入场约29.8万人次,周末两天参观券全部提前售罄。在新浪微博、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上海书展相关话题总阅读互动量超10亿次。
2024上海书展滚烫的数据,引出了出版业的火热思考:当“书”和“文化活动”的线下容量几近触摸“天花板”,书展的未来将奔向何方?“科技应当是今后书展乃至书业的首要关键词。”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馆长赵书雷认为,作为书业的集中反映,书展理应体现数字阅读、数字出版的发展,尤其是出版人重塑自身竞争力的探索和实践。“出版人不能仅仅陶醉于纸质出版物的热销。据说庞然大物如恐龙,踩到水桶那么大的东西,要几个小时感觉才能传导到大脑。我想,我们不应当做恐龙。”
《2023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7亿;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567.02亿元,同比增长22.33%;2023年我国数字阅读作品总量为5933.13万部,同比增长12.54%。紧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上海书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运用,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线上直播、虚拟展览等新形式涌现,让更多受众参与了这场文化盛宴。一个强调虚实融合、互动体验的“立体化”书展正飞奔而来。如果说上海书展是一棵树,其深深扎根于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革,不断生长出新的业态、新的空间。
奥运竞技场,不仅是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比拼,还是体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比拼
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潘展乐让世界惊讶的同时,也应验了上海体育大学教授刘宇的那句话——“奥运竞技场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比拼,而且是体育强国、科技强国的比拼”。
潘展乐在一次访谈中“揭秘”:“我的底气就是每天都认真训练,加上我们有优秀的科研团队,那些机器能够逐帧分析技术动作,包括瑕疵、水下腿等。”
在国家游泳队训练馆,有这样一位“科技助手”——“3D+AI”辅助训练系统。针对游泳出发、途中游、转身、冲刺等不同环节的训练要求,科研人员利用1个3D水上摄像头、16个高精度的水下摄像头,搭建了一套水上水下全程50米的训练系统。
这套系统由上海体育大学与百度合作的上体体育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撑。上体—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卢飞翔介绍,这16个摄像头就像一把尺子,可以记录出发距离、入水角度、途中用时等关键数据,更精准地与运动员的训练目标进行对比。
中国跳水“梦之队”包揽巴黎奥运会跳水项目全部8枚金牌。“水花消失术”的背后,同样有“3D+AI”辅助训练系统助力。量身定制的跳水辅助训练系统采用云、边、端一体化技术,能够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进行数据采集、量化分析、结果呈现。
以往在跳水、游泳训练时,只能通过摄像机拍下运动员训练场景,之后再分析数据;如今在运动员入水出水的同时,分析数据就能被教练掌握,由此极大提升了训练效率。
备战巴黎奥运期间,上体体育大模型及其科研团队服务跳水、游泳、田径、体操、蹦床、攀岩、羽毛球等多支国家队。此外,还有7支科研团队服务保障篮球、拳击、击剑、皮划艇等项目。
随着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行业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上海体育大学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上体—百度飞桨智慧体育技术创新中心。上体体育大模型的推出是百度文心大模型在体育领域的一次深度应用。目前的上体体育大模型1.0版包含文献大模型、动作技术识别与分析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三个板块。其中,文献大模型集成了数万篇体能相关科研文献,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解答。
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表示,上体体育大模型将不断更新迭代,让人工智能更大范围更大程度赋能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科研,助力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乘“数”而上,产业向“新”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劳动工具数字化,而且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共享合作生产关系,促进了组织平台化、资源共享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了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也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近年来,不少城市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提升了治理效能;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文化资源、数据等得到进一步挖掘、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智慧旅游、沉浸式看展等新体验。前不久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0%。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数字化无疑是重要方向。比如,有的钢铁企业搭建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污水厂的生产管控,确保出水水质达标,进一步推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有的传统制衣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建立起“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体系,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压缩了库存成本。实践表明,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潜力巨大,产业数字化大有可为。无论在新兴领域还是传统领域,数字经济都可以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加速器。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需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比如,如何深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如何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回答好这些课题,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我们定能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小积分拓展创新大空间
科技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创新积分制”从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试行,有望助力更多科技型企业脱颖而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就科技型企业而言,往往具有重技术、高成长、轻资产等特点,很难对其创新能力、成长潜力进行准确评估。这就使科技管理部门、银行和投资机构经常面对“看不懂科技含量、找不到优质项目、难以把控风险”等问题,也会导致科技型企业在获取政策和投融资支持方面遇到困扰。因此,亟须探索建立一种政策工具,来精准发现、培育和支持科技型企业,有效破解“两头难”的问题。
“创新积分制”是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它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能够识别挖掘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从而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促进全社会创新发展。试点近4年来,实施“创新积分制”的高新区超过百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推出“创新积分贷”专项金融产品,一些地方将创新积分与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挂钩,实现“政策找企业”。此次印发的《指引》,对于进一步发挥政策带动效应,推动“创新积分制”提质扩面、规范实施,为创新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积分制”贵在精准。精准地进行量化评价是“创新积分制”有效实施的关键。《指引》提出3类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同时设置了指标权重,旨在从多个维度精准刻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成长经营能力。要通过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科学建立参数模型等,使创新积分精准有效,更好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优质科技型企业集聚。
“创新积分制”重在应用。丰富多样的应用场景是创新积分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试点过程中,“创新积分制”应用场景逐步拓展,为积分企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新要素供给。要根据《指引》,进一步整合涉企支持政策,形成合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科技型企业加速成长。
“创新积分制”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也要灵活施策。《指引》在坚持统一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鼓励各地方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灵活制定具体方案,细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权重,这将有利于各地方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积分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形成更多好经验、好做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相信随着“创新积分制”在更大范围内落地实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强化,更多科技型企业将成为新产业、新市场的开拓者。以小积分拓展创新大空间,将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