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改建启用
  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新址门牌号是长阳路1111号,寓意“一心一意、一生一世”。启用当天,这座“花园式”婚姻登记中心举办了“百年杨浦·百年好合”集体婚礼。■记者 王子亮 摄

  本报讯 10月9日上午,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改建启用仪式,在新址长阳路1111号举行。区委书记薛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绣明,区政协主席邰荀,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骥,区委副书记周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秦丽萍,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区领导祁克萍等共同为中心改建启用揭幕。

  新址整体建筑为全落地玻璃幕墙结构,共有上下两层,一楼设有结婚登记、离婚登记、收养登记、婚姻文化展项和婚姻家庭辅导等区域,二楼设有2个结婚颁证厅和婚姻文化展示区域。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8:30-11:00,13:30-16:30。

  当天,还举行了2024年“百年杨浦·百年好合”集体婚礼。伴随着歌曲《百年好合》的动人旋律,薛侃、程绣明、邰荀、高骥为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8对新人颁发结婚证书。

  周嵘、秦丽萍、施方、祁克萍为10对钻石婚、金婚、宝石婚、银婚夫妇颁发结婚纪念证书和纪念品。

  1935年,近代中国第一次集体婚礼在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上海体育大学绿瓦楼)举办,开创了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先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家国情怀与纯真爱情同频共振。未来,杨浦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为载体,积极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杨浦特色、文化特质的“沉浸式”婚姻登记为民服务新地标,持续打响“百年杨浦·百年好合”特色婚姻文化品牌,让市民群众感受到杨浦的民生温度和甜蜜指数不断攀升,助力打造人民城市的杨浦幸福样板。■记者 宋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报头
以实绩实效确保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询问营商环境工作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改建启用
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杨浦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改建启用 2024-10-15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