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季美食为何成消化道“杀手”

  据解放日报 秋风起,蟹脚痒。大闸蟹成了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大家开怀痛饮、大快朵颐,然而,有时就可能乐极生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近日就接诊了这样的病例。秋季的时令美食究竟有哪些需要警惕的健康隐患?记者采访了主任医师陆红、主治医师苏文雨。

  40岁的陈先生上周五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晚餐时品尝了阳澄湖大闸蟹。当晚回到家后,他觉得上腹部隐隐作痛,还有些恶心的感觉。到了半夜,陈先生觉得腹痛越来越剧烈,连吃的食物也吐了出来。周六一早,他便捂着肚子焦急地前往仁济医院消化科门诊,经过一番检查,他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需收住医院。

  陈先生的妻子一下子蒙了,昨天还好好的,几只螃蟹威力这么凶猛?陆红解释:“患者本身肥胖还有胆囊结石,昨晚又进食较多的大闸蟹,并摄入了酒精,多重因素加速激活胰酶,引起胰腺自我消化。患者CT显示,进展到重症胰腺炎了。”所幸,陈先生快速被收入仁济消化科病房,通过禁食、抗感染、止痛、抑酶及补液等对症治疗,病情渐趋稳定。

  陆红介绍,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的年发病率为13—45人/10万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症、中重症和重症。多数胰腺炎是轻症,经过对症支持治疗1至2周会康复,而重症胰腺炎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处理。

  陆红说,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通常为暴饮暴食、高脂肪饮食等,往往在节日后发病人数增多,因此也被称为“节日病”。“临床症状严重时应立即就医,通过病史、临床症状、查体、实验室检查等手段,一般可快速确诊。”

  据介绍,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常向后背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等,呕吐后疼痛不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伴有低血压或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

  “像陈先生这样的人群,属于胰腺炎的高危人群之一。”苏文雨说,有胆道疾病者、高脂血症者、长期酗酒者、经常暴饮暴食且喜好辛辣刺激食物者、既往有胰腺炎发作史者、糖尿病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等尤其应注意。■黄杨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图片新闻
百万元一针的CAR-T如何安心用
“鲨鱼裤”不能长时间穿
秋季美食为何成消化道“杀手”
杨浦时报健康06秋季美食为何成消化道“杀手” 2024-11-21 2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