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向“新”,如何做到“火力全开”

  ■田轩 孙云

  当前,内需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精准研判,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其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从过去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到“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体现出对经济发展形势更为深刻的把握。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长远之策。

  今年,到哪里采办年货?

  新春佳节将至,申城商业氛围浓厚。今年,你会选择到哪里采办年货?

  以往,人们考虑的是去逛淮海路还是徐家汇,家门口的大卖场还是集贸市场;现在,可能更多的是比较线上和线下不同的渠道哪个更实惠、哪个更方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2024年11月,全国的网上零售额累计值达140307.2亿元,虽然仅仅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值的三成,但比重较此前有所上升,显示出线上消费的强大吸引力。

  不过,当线上消费越来越便利的时候,线下商场一定会唱衰吗?未必。岁末年初,上海的线下商业就迎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消息。

  跨年夜的高光时刻,少不了浦东第一八佰伴。从2024年12月31日上午9时至2025年1月1日凌晨2时,第22个“岁末嘉年华”如约而至,商场人流汹涌,将销售额推高至7.63亿元,同比增长9%。而且,被社交媒体宣传吸引而来的年轻人比例也有所增加。

  在杨浦五角场,百联悠迈以二次元主题老店新开,新名字“百联ZX造趣场”本身就很二次元。尤其是全球首店、限量发售、限定周边等关键词一经宣传,就在年轻人中引起轰动。

  上月,上海有近10家商场焕新亮相,2025年还将新开约50座商场,其中既有改造升级的老店,也有在徐家汇、浦东唐镇、普陀桃浦等区域拔地而起的全新商场。这些商场的形态日趋多元化,年轻人成为各家商场争相吸引的客源。

  怎样才能把“一出生就活在互联网上”的Z世代吸引到线下商场?实惠的价格必不可少,就像浦东第一八佰伴的跨年夜,通过商场本身的促销活动,再结合国家家电补贴和上海市家电家居补贴,把许多商品的价格做到了低于线上直播间,又有眼见为实、当场可提的优势,自然能吸引一大波人来抢购。

  其次,度过最初的迷茫、阵痛期之后,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和商场开始认识到,因为模式的不同,线下购物是很难长期与线上消费去打“价格战”的,要吸引消费者重新回到线下,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购物场景。

  线上购物的价格和便利优势毋庸置疑,但是,它也有天生的弱点:缺少情感的交互和体验。在价格日趋透明、线上线下趋于接近的时候,人们开始看重消费体验、情绪价值。这时候,线下购物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如果商场能避免同质化,为各自的客群精准打造不同的消费场景;如果相关部门能推动区域文旅商体展不断融合,赋予购物超越自身的更多内涵,那么,无论主播们在直播间再如何卖力呼喊“家人们”,也很难取代线下购物的独特价值。

  当下,一个新词汇“消失的附近”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社会高速运转的城市中,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人们熟知热搜、热梗,却不知楼下早餐店几点开门。当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不仅仅是“附近”消失了,更会带来年轻的“互联网原住民”群体性孤独。所以,希望线下商家不要轻言放弃,多动脑筋、翻出花头,让市民多些走进商场的理由吧!

  消费深度挖潜,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驱动

  在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内市场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基和底气所在。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内需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然而,将这些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动力,必须有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和切实有效的政策举措。

  政策协同发力,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保障。财政政策从“积极”迈向“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适度宽松”,二者紧密配合,共同为扩大内需注入强大动力。财政政策通过提高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手段,优化支出结构,将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更好激发企业投资活力,稳定市场预期,为消费和投资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消费深度挖潜,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驱动。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动力问题。比如,实施重点领域、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确保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为居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消费意愿;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在挖掘传统消费潜力基础上培育数字、绿色、文旅消费等新兴消费业态。

  投资提质增效,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支撑。这就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规模和效益,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同时,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民生领域等倾斜,提高投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投资增长点。此外,还要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打破各种隐性壁垒,拓宽民间投资渠道,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居民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从政策协同、消费升级、投资增效、信心提振等多方面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我国经济必能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新民晚报、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健康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消费向“新”,如何做到“火力全开”
图片新闻
算法须守法,定价要诚信为本
汲取民智,建设高品质城市
杨浦时报评论05消费向“新”,如何做到“火力全开” 2025-01-14 2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