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如何绘就城市“心”图景

  编者按

  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是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的“人本逻辑”。

  在杨浦“重启”音乐之路,“追梦人”成了街头“民星”——“沪漂”20年,他也在见证杨浦日新月异的变化,名气越唱越响,“大学路越变越青春”;“5岁生日”,遇见“新生”——经街道推荐,她结识了一群抗癌“姐妹”。如今的她已经成为服务新患者的志愿者,“这是把爱传递下去”……

  民之所向,城之所往。杨浦人民城市新实践,如何绘就城市“心”图景?

  在杨浦“重启”音乐之路,“追梦人”成了街头“民星”

  一把吉他、一台音响、一个话筒,静安公园、大学路、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一个爱唱歌的年轻人,从春夏唱到秋冬,从杨浦唱到全上海,成为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他,就是罗小罗。

  3月的一个中午,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罗小罗蹲在舞台中央,和工作人员一起调试调音台。这些准备动作,对于罗小罗来说,都是驾轻就熟的事。

  下午2点,杨浦“大V”秀杨浦系列活动的线下首场活动——2025罗小罗歌迷见面会正式开始,资深媒体人、同为杨浦网络“大V”的晏秋秋到场担任主持人和特邀嘉宾。台上,十余首经典曲目接连响起;台下,很多从各地赶来的歌迷,举着灯牌和手幅……

  这一切,对于20年前的罗小罗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杨浦是“福地”

  21岁那年,罗小罗怀揣着音乐梦想,从广西桂林来到上海打拼。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沪漂”,做过衡山路的小店驻场歌手,也为了生存,开过很多年的摄影工作室,但内心深处,音乐始终是他无法割舍的热爱。

  “一开始干摄影,是因为我学的是美术专业,对摄影也有兴趣。但把它变为职业后,我发现这种‘每天逼着自己找拍摄感觉’的生活,压力很大。”罗小罗回忆道,“我还年轻,想追求自己的梦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在西塘古镇为客户拍古装艺术照时,罗小罗看到有咖啡馆老板在路边唱歌,忍不住走上前搭话,“我也是唱歌的。”当晚,在老板的邀请下,罗小罗唱了一首《外面的世界》,反响热烈。

  “老板对我说,你是我见过来这儿唱得最好的客人,来我们这里唱,我给你开工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用音乐谋生的希望。”罗小罗说。

  2015年夏天,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夏至音乐节,设立了一个露天的大型舞台,邀请了许多音乐人现场表演。当时,罗小罗还名不见经传,在现场做驻摊艺人,不登台,就在舞台旁的空地上唱歌,零星有人驻足停留。

  “我唱的时候,舞台后面出来一个人,是刚才在台上表演的乐队成员。他站着听了一会儿,突然说,你唱得不错。”就这样,那位乐队成员和罗小罗添加了联系方式,成了他的音乐引路人。用罗小罗的话来说,杨浦是他的“福地”。“在杨浦,我遇到了新的机遇,在这里,我‘重启’了音乐之路。”

  名气越唱越响,“大学路越变越青春”

  参加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组织的街头艺人资格考试后,罗小罗很快拿到执照,“持证上岗”,成了一名在全市街艺点位“轮班”的街头艺人。

  2020年,在短视频兴起的背景下,罗小罗效仿同行,开始以“爱唱歌的罗小罗”为网名,将自己的唱歌视频上传网络。随着关注人数的增长,他在街头表演时,围观市民也越来越多。就这样,线上、线下一起“唱”,罗小罗的名气越唱越响。

  “小罗,我们爱你!”3月的这场歌迷见面会,台下近300个座位几乎满座,其中不少歌迷关注罗小罗很多年,跟着他一路走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感染一部分人,获得认可,我从中得到了额外的幸福,这才重要。”罗小罗说。

  “沪漂”20年,罗小罗也在见证杨浦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触最深的是大学路和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这两个地方都是我以前街头表演常去的。现在,尤其是大学路,好像越变越青春了,年轻人特别多,每次去都被一群大学生围着,艺术氛围非常浓烈。”

  未来,“大V”秀杨浦系列活动将继续举办,将有更多追梦人来到杨浦这片热土,展现人与城互相成就的故事。

  “5岁生日”,遇见“新生”

  在癌症治疗中,常有“5年生存率”的说法,即5年无转移、无复发为康复。因此,对癌症患者来说,“5岁”是一个新的起点。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近日,长海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响起欢快的歌声,杨浦区爱康癌症康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爱康”)的志愿者、服务对象齐聚一堂,一场“5岁生日会”正在举行。

  “把爱传递下去”

  爱康,是一支专注于乳腺癌康复公益的团队。成立10年来,这里聚集了诸多“两癌”妇女,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如打非洲鼓、组建划龙舟队、彩绘、编织、举办癌症科普讲座等,指导并陪伴她们的康复与成长。

  “5年前,医生告诉我患了乳腺癌,那时感觉天都塌了……”“5岁寿星”杨素英在台上发言时忍不住流泪。2020年,她在长海路街道“两癌”筛查项目中查出异常,后被确诊为乳腺癌。接受了放化疗治疗后,经街道推荐,她来到爱康,结识了一群抗癌“姐妹”。

  杨素英说,起初,她对陌生人有些抗拒,只想一个人窝在家里,直到参加了一次“5岁生日会”。“那是我患癌的第一年,志愿者邀请我到生日会看看、玩玩,我就去了。没想到一看,现场竟有那么多人在庆祝5岁、10岁生日。”杨素英回忆道,“我坐在台下,突然觉得自己有希望了。或许,我也能和她们一样,熬到‘5岁’。”

  4年后,杨素英成为爱康的志愿者,开始服务新患者。用她的话来说,这是“把爱传递下去”。

  “未来的路还很长”

  爱康的发起人施月波是乳腺癌患者。29年前,年仅33岁的她确诊乳腺癌,几个月后,丈夫下岗、家庭矛盾频发……身体的病痛和生活的压力一度让她喘不过气来。志愿服务,让施月波重获新生。

  “当时,机缘巧合之下,我成了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的志愿者,采访了很多癌症患者。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从其他患者身上获得了勇气。我决定,我要一直投身志愿服务,帮助病友们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施月波说。

  2015年,施月波创办了爱康,设立合唱队、舞蹈队、手绘班、走秀队、非洲鼓队、龙舟队等队伍,帮助“两癌”妇女康复,获得积极生活的力量。据统计,爱康康复营、非洲鼓疗愈项目、龙舟康复训练、“粉妈妈”编织工坊等品牌,已服务癌症患者800多位、35000多人次。

  长海路街道是爱康的“主阵地”。在长海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市光分中心、长海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活动场所,时常能见到爱康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身影。

  目前,长海路街道持续推进“15分钟健康生活圈”建设,多点位布局、多领域联动,努力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获得优质的健康服务。街道妇联推出的“绽放生命”康复项目与爱康建立合作,每年,街道筛查中查出患“两癌”的妇女都能体验爱康的康复帮助服务。越来越多人正从中受益……

  “5年只是一个开始,大家未来的路还很长。”施月波笑着说。

  ■汤顺佳   孙培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杨浦,如何绘就城市“心”图景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杨浦,如何绘就城市“心”图景 2025-03-20 2 2025年03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