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引领下,社区拥有怎样的“治理温度”
  “闲置银行”是尚景园小区的一个品牌项目,“一存一取”,促成了社区资源的“再循环”,也促成了邻里间的“互通有无。■资料图

  本报讯 基层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底盘”,与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息息相关。

  台风天居民家里漏水,居委会、物业联动当天解决;公共安全和噪音问题,议事厅里居民代表和管理方“你一言我一语”找到方案……新江湾城社区西北角,毗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和湾谷科技园的尚景园小区内,一场从“治理困境”到“共建共治”的蜕变正在发生。然而,这个公租房小区,曾因产权复杂、居民归属感低、治理力量分散等问题,面临“最后一公里”出行难、楼道堆物、流浪猫泛滥等民生痛点。

  据介绍,新江湾城街道已在城市运行责任网格的基础上,将全域划分为尚浦、湾谷、大创智3个综合网格。其中,尚浦综合网格以互联网企业党建为“红色引擎”,湾谷综合网格推动“街校企”共建打破传统条块分隔,大创智综合网格聚焦街区环境焕新。

  日前,新江湾城街道在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及物业治理工作推进会上,正式发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攻坚克难十大行动”,聚焦责任不清、职责交叉、长期未决的治理难题,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

  “十大行动”涵盖物业治理、城市更新、安全生产等基层治理中的复杂疑难事项,重点解决长期未决、单一主体处置效果不佳的“三跨”问题。街道将以行动为抓手,逐个攻破物业治理难点,并依托“多格合一”机制,整合网格内党组织和资源,打造基层治理联合体。

  会上,尚景园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于晓林用实例勾勒出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温度”——

  针对居民清晨“抢夺”共享单车的“通勤大战”,尚景园小区联合“街校企党建共同体”成员巴士一公司三车队党支部,走访400余位居民和周边企业,最终推出三条高峰时段定制公交线路,架起“幸福通勤路”;

  居民自发形成居民区公约《小尚公约》。在公约引导下,小区设置“小哥驿站”为外卖员提供歇脚点,“智慧猫屋”科学管理流浪猫,“闲置银行”让楼道堆物变身共享资源。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社区微更新、楼道微地图等项目悄然改变着邻里生态。“公约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一位居民感慨。

  “通过‘多格合一’,我们将网格内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组织和资源整合起来,打破条块分割,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提升综合服务和治理能力。”新江湾城街道大创智综合网格网格长、办事处副主任杨扬表示。

  当天,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新江湾城街道湾谷综合网格签订综合网格党建联建协议书,进一步强化资源联动。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街道共建的“新时代人民城市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同步揭牌。双方将围绕多格合一、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科研成果属地转化等课题组建研究团队,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理实践。

  下一步,新江湾城街道将以“多格合一”为抓手,创新实践,构建精准高效的网格工作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十大行动”为重点,逐个攻破治理难点,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毛信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点燃更多“追风女孩”的“体育梦”
党建引领下,社区拥有怎样的“治理温度”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党建引领下,社区拥有怎样的“治理温度” 2025-05-08 2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