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需理性看待网传防霾中药方

  据新华社 近日,随着北京等大城市雾霾天气加重,一条“防霾中药方”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其功效是否真能起到“雾霾清肺”的作用,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名中医求证。 

  这条在微信朋友圈里广为传播的信息说道:“非常感谢中医世家配的‘雾霾清肺茶’,配方: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数次。功效:能及时清肺、润肺抗病毒,温中行气,润肺养阴、化痰散结作用。阴霾天气不仅是心脏杀手,它比香烟更易致癌,大家珍重,随手转发。” 

  广东中医药学家认为,这配方的确具备润肺养阴、清热化痰利湿的作用。它作为一条润肺养阴、清热化痰利湿的养生方是可以的。但是养生方不同于药方,它能否起到清雾霾、防雾霾的作用,目前还缺乏这种疗效的相关临床验证。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病专家张忠德教授介绍:“中医讲求对症治疗。雾霾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喷嚏、鼻塞、咽喉不适,甚至疼痛,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对症施治比较好。”针对目前网络上的一些“雪梨银耳润肺”等养生方,张忠德教授认为,这些养生方大多数是从润肺的角度去立意的,有些是针对春季气候特点的,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但养生方不等于治病方。它基本的原理在于扶正气,本质还是提高抵抗力。 

  专家认为,雾霾成因复杂,是否包含了新的致病因素,对人体会带来什么危害,该怎么应对,这是医学界的一个新课题。中医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此外,张忠德教授建议,市民春季需要注意防感冒,出门到雾霾较严重的地方建议配戴口罩,还需注意室内的空气清新。如果出现比较强烈的症状反应,例如剧烈咳嗽、发热、咽喉疼痛、胸闷、气促等症状,应及早就医。   ■肖思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讲述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影视
疾控中心专家细说霾天如何防护
“炸鸡啤酒”,吃坏胰腺有风险
变质果汁三种现象可辨别
早春应预防流脑
需理性看待网传防霾中药方
浙江向滥用抗生素宣战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需理性看待网传防霾中药方 2014-03-01 2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