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滞留 15年“僵尸车”终被移除

  ■记者郑潇萌

  本报讯一些长年不使用的私家车,疏于清洁和维护落满了灰尘,“趴”在小区角落里如僵尸一般,于是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僵尸车”。闸一居民区内就有这样一辆“僵尸车”,在小区内一停就是15年,不但影响小区环境,周边堆放的垃圾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日前,这辆有主似无主的“僵尸车”终于在居委会干部的努力下被移除。

  这辆昔日性能良好的私家车是如何成为“僵尸车”的呢?闸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谢寒勋告诉记者,车主冯某以前就住在水电新村3号楼内,1999年起车辆牌照过期后便一直停靠在2号楼东墙边再没有使用,由于多年疏于保养,车辆渐渐生锈破损、爆胎,无法正常启动,成了名副其实的“僵尸车”。直到2009年冯某搬离小区时,该车依然滞留在原地。居委会干部与其几番沟通,冯某都以车辆被损,要求物业赔偿为由拒绝处理,后期甚至干脆连居委会的电话都不接了。没有征得车主同意,居委会干部不敢擅自处理,此事一拖就是15年。

  去年下半年,全区“双创”工作正式启动,各街道及居委会都积极投入到环境整治、社区清洁工作中。谢寒勋与其他居委会干部商量后,决定借此机会彻底解决这辆“僵尸车”。但冯某不接居委会打去的电话,居委会主任俞兰娟就用私人电话拨打,不断被挂断之后,俞美兰就发短信劝说冯某配合工作。一个月下来,冯某终于被打动,同意全权委托闸一居委会处理这辆报废车辆。

  2月27日,一条由冯某发来的短信让整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欢呼雀跃——“本人一台报废车现委托居委、物业处理。”得到车主同意后,居委会立即联系二手车买家准备卖车。通过一番讨价还价,“僵尸车”最终卖得1000元整,俞美兰又将车款全部汇入冯某的个人账户,冯某收到车款后第一次主动与居委会取得联系,表示了感谢。

  在“双创”行动中,除了这辆“僵尸车”,1997年开始滞留在水电新村9号楼绿化带内的铁皮屋也一同被拆除清理。谢寒勋自掏腰包,花了200元向居民买下这件铁皮屋后,带领5位居委会工作人员花了3天时间才将其彻底拆除,然后再卖给废品回收商。对于一进一出可能存在的亏损,谢寒勋表示做居民的工作就应该站在居民的立场上想办法解决问题,总会找到既保障居民基本利益又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办法。“居民没有损失了自然就会配合我们的工作,就算我损失一点也没关系。”

  谢寒勋表示,他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还会“乘胜追击”,一举解决小区内的乱堆放问题,干干净净迎接“双创”验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刊·群众路线
   第03版:要闻·综合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城事·三区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没有物业热心阿婆当“管家”
杨中心:巧思灵手“乐”生活
滞留 15年“僵尸车”终被移除
复旦首推 30门“书院新生研讨课”
双方将共建金融实验室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6滞留 15年“僵尸车”终被移除 2014-03-11 2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