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自1843年后,外商纷纷来沪投资设厂。1865年,上海第一家煤气厂在苏州河畔建成,同年11月开始向公共租界供气并用于照明。繁华的南京路开始启用煤气灯照明,面貌焕然一新。1929年,上海城市煤气供应量急剧增加,需扩大生产。杨树浦煤气厂借助地理优势应运而生,建成后安装了当时国际上较先进的生产装置和设备,日产煤气11.3万立方米,包括水煤气5.67万立方米,占上海煤气消费量的80%,为远东第一大煤气厂。1999年起,因产业结构调整,杨树浦煤气厂停止生产。
厂内现存老建筑办公楼和该厂同时期建造,现代派风格,立面层间有腰线,黄色面砖墙面,饰转角隅石,北立面局部饰山花装饰,砖混结构,共三层,建筑面积约1.2平方公里。高级住宅位于办公楼北面,风格与办公楼相似,砖混结构,共三层,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厂内最大的储气柜,为英商在20世纪30年代设计建造,由10000多个铆钉焊接而成,可存储20000立方米煤气容量。1999年9月23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