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区旧改征收积极探索“整体协议拆迁”模式,征询、签约、搬迁率均达100%
定海154D块57天内集体搬迁

  ■记者 周琳 文/摄

  本报讯 又临绵绵阴雨季,每年的这段时间,是定海路街道154街坊D块基地40产47户居民最为烦心的季节——祖孙几代人蜗居于低洼潮湿、摇摇欲坠的百年老房中,年年盼圆“安居梦”。

  如今,本区旧改征收践行群众路线,实施“整体协议拆迁”获得成功,圆了基地数代人的梦想,也为全区探索“袖珍基地”征收新模式积累了成功经验。

  连日来,记者数次进入154街坊D块基地,实地探访征收新模式创下“57天内征询、签约、搬迁三个百分百”背后的故事。

  阳光照进“都市孤岛”

  154街坊D块基地位于长阳路新建道路辟通工程的红线以外,使得该基地东面和南面紧邻长阳路在建工地,北面和西面又被新建的居民小区围墙阻隔,由于地势低洼、房屋破旧,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犹如一座“都市孤岛”。整个基地仅有平凉路2767弄东14弄、西14弄两幢老房,居民们每天进出自己的家园都要跨过建筑垃圾堆积的长阳路在建工地,出入极为不便。两幢老房内房间狭小阴暗,多处墙体已经开裂,屋檐电线如蛛网密布,弄堂墙脚清晰可见齐膝高的水浸痕迹,居住环境恶劣,居民盼望征收的意愿十分强烈。

  为此,居民们多次自发组织到街道和区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强烈要求进行旧区改造,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定海路社区(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也十分重视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的诉求,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两幢老房占地面积极小,且不在长阳路辟通工程的红线范围以内,遭遇政策瓶颈,如何实施征收?为了呼应居民强烈要求旧改的意愿,彻底解决该地块居民的民生问题,区委、区政府要求区房管局、区旧改指挥部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打破常规,在该地块尝试采取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居民签约率、居民搬迁交房率全部达到100%的“整体协议拆迁”方案,通过对这一新模式的尝试,摸索出一条通过小基地“整体协议拆迁”解决民生的旧改新路。

  这一方案得到了迫切要求征收的居民们的认可。一次征询40产居民一致同意旧改,取得首个“开门红”,“整体协议拆迁”正式启动。2月16日,154街坊D块基地启动第二次征询首日,就有14产居民完成签约,签约率达到35%。

  众志成城携手破坚冰

  二次征询启动后,受外界的影响和出于家庭利益的考虑,部分居民的思想发生波动,提出了超出政策和方案的诉求,签约工作在“开门红”后遭遇了冷场。面对出现的这些情况,基地推进干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借助各方的力量,共同推进征收工作进程。

  租赁人李阿姨是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丈夫是某公司干部,儿子去年刚与外来妹登记结婚。据了解,在1994年丈夫的单位福利分房后,李阿姨一家就搬离了老房,一直空关到现在。根据政策,他们享受过福利分房,媳妇结婚不满两年,这些都不满足居住困难保障人口申请要求。但他们要求一家四口全部予以认定困难保障人口,还提出房屋安置的不合理要求,显然脱离安置政策。

  经办人田亮、吴雪玮数次前往李阿姨位于闵行区的新家协商旧改征收事宜,都吃了“闭门羹”。“不满足要求,我们是不会签约的,我们有房子住,老房子那里条件再差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们爱拆不拆。”李阿姨夫妇俩始终坚持原有要求,宁可错过机会也要一摒到底。

  由于154D块属于“整体协议拆迁”基地,签约征询必须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100%,否则征收工作将立即终止。对于该户回避协商的情况,杨浦第一房屋征收事务所董事长裴志荣坐不住了:“我们绝不能坐等,必须主动出击,做足预案,把各方力量调动起来,特别是要争取居民区骨干和街坊邻里,一起来做这户居民的思想工作。”

  定海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晓鸣得知后,与李阿姨的丈夫协商:“根据政策我们一视同仁,该算的决不能漏,不能算的绝不违反政策。”为让他们放心,沈晓鸣拍起了胸脯:“我是街道办的副主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代表街道。今天我给你‘打包票’,我们从来没有忽悠过你,始终坚持政策前后一致,不会让已签约的老百姓吃亏。”

  陈阿姨是居民区的小组长,在她的动员下,左邻右舍们组成了一支“小分队”,大家约好一起去李阿姨家做思想工作。得知居民们要上门,李阿姨慌了,谎称家里没人,很晚才能回来。居民们就坐在她门口守着,从上午一直到黄昏,饿了啃面包,渴了喝矿泉水,下大雨了三两个人挤在一把小伞下,肩膀打湿了、裤腿溅了泥都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她们清楚,如李阿姨不签约,自己的“安居梦”将粉碎。

  直到夜幕降临,才发现李家窗户隐约显现屋里有人走动,她们一拥而上,一齐展开心理攻势。3月15日,就在签约截止日的前一天,李阿姨夫妇俩终于回到基地与经办人签订了协议。李阿姨表示:“看到那么多老邻居都签约了,如果再不签就是和大家过不去,不能为了自己影响到大家的整体利益,签了吧。”

  创新方式探索旧改新路

  4月13日上午,是154街坊D块基地居民整体搬场的日子,许多居民兴奋得整夜辗转反侧,凌晨五点多钟就开始收拾东西,等待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8时整,搬场人员陆续将居民们的物品搬上车辆,街道干部为居民们送上鲜花和蛋糕,居民们则为辛苦奔波的干部们送上锦旗表达谢意。截至这一天,154街坊D块旧改基地从正式启动签约到全部搬迁完毕仅用了57天时间。

  “群众路线不留死角,阳光照进‘都市孤岛’。”旧改征收指挥部负责人说,这是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结果,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突破以往“拆迁”和现有“征收”的常规做法,创造性地提出“整体协议拆迁”办法,真正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成效,是区委、区政府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鲜活案例,为全区小基地的推进开辟了一条新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好的政策、方案需要不折不扣的落实,“袖珍基地”启动之初,就安排了一支懂政策、征收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精兵队伍,直面各种困难抓推进。一次次上门谈心不怕受委屈,一个个家庭协商会议不怕累,一遍遍政策讲解不怕烦,把“走得进门,认得上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推进工作要求落到了实处,为基地征收成功付出超常的精力和心血。在19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素英、居委会主任陈惠莉看来,基地征收的成功,首先在于征收方案贴近基地居民实际,同时还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她们见证了这支队伍的工作干劲和优秀素质:“街道干部、征收组干部天天进基地忙到深夜,态度和善,政策娴熟,尤其是对每户家庭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平常的交流中不仅宣传政策,还兼起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任务。”

  在整个签约过程中,“阳光征收”政策照例得到贯彻落实,第一征收事务所和街道推进组坚持保障执行政策的前后一致,对不合理要求坚决做到政策不变、口子不开,对托关系、打招呼的一概拒绝,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及“一竿子到底”的规范操作,嬴得了被征收居民的信任。

  此外,定海路街道分指挥部还通过在基地为签约有困难的居民家庭搭建平台和寻找关键人等方法,以寻求推进工作的突破口。他们积极牵头为有家庭矛盾的共有产及大家庭搭建家庭沟通协商平台,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矛盾,并通过让居民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前先签订《家庭内部分配协议》的方法,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对于不理性居民,积极引导已签约居民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做好邻里工作,将邻里互动的群众工作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并善于利用被征收居民的社会关系,找到能和居民说得上话、起关键作用的亲朋好友或邻里同事等,一起参与做居民的思想工作,为基地突破一个又一个工作难点创造了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讲述·人物
   第05版:民生·社会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创新创业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定海154D块57天内集体搬迁
部署执法监督十大重点工作
12支代表队晋级全国总决赛
与“手外科圣手”面对面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定海154D块57天内集体搬迁 2014-04-15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