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讲述·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殷行北新村片区党委书记吴美娟心中坚持多年的准则
“社区工作就是竭诚为居民服务”

  ■记者 刘竹一 应沈漪 刘瑾 文/摄

  58岁的吴美娟在殷行是出了名的“红人”,她有着许多“有分量”的身份和荣誉:全国劳模,上海市劳模,市、区人大代表,优秀党务工作者……

  但这些她并不在意,甚至不愿让居民知晓,生怕这些身份和荣誉疏远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她时刻告诫自己:“任何荣誉都不能作为骄傲的资本,我只是群众的一员,我和他们的身份一样。”

  吴美娟为人所熟知,是因为她的热情与能干。有时是体贴关心,有时是开导鼓励,有时是耐心调解……小区里多的是受过她“恩惠”的街坊邻里,在吴美娟看来群众工作无非是做到“你有求我必应”,但简简单单六个字要想真正做好却是不易。

  一条不变的准则

  18年前,吴美娟怀着对群众工作的一腔热忱报考殷行街道专职居委会干部,初到开鲁新村小区,等待她的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作环境,但她很快找到了“门路”——社区工作就是为每一位居民竭诚服务,这也成为她坚持多年如一日心中一条不变的准则。

  当时,吴美娟所辖小区内有一户人家的三弟兄先后因违法吃了官司,工作均无着落,经常惹是生非,没有单位愿意接纳,连其父母都与他们断了来往。

  吴美娟了解情况后,比这一家人更焦急,几十次上门,锲而不舍地找物业公司协商,希望能帮三兄弟谋份正经“生活”。最终,物业公司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答应提供小区保洁、绿化和管理车棚的岗位。踏上岗位后,三兄弟不愿为“恩人”脸上抹黑,工作十分努力,表现日益进步,他们的家人激动地拉着吴美娟的手说:“你救了我们一家人啊!”

  吴美娟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帮助了社区里好些走过弯路的人,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如今,她也赶着潮流用起了微信,朋友列表中除了同事,就是社区居民,特别是那些她曾帮助过的人,她格外关心:“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烦恼,通过微信我都能及时了解到。”

  微信朋友列表里有位30出头的姑娘对吴美娟来说有些特别,她曾因吸毒“六进宫”伤透了家人的心,以致第六次出来身边竟无人问津。吴美娟见到她时,她还穿着不合身的旧衣裳,吴美娟当即带她换了一身新行头,“从头到脚都崭新的”。“穿新鞋走新路”,她告诉记者,给自己儿子都不舍得买这么好的。总算心血没有白费,带着吴美娟的关爱与期待,姑娘现在已经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吸毒的人心理依赖是很厉害的,要有3年脱敏期。”深知这一点的吴美娟从不间断对姑娘的关心,三年过去了,姑娘的小本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没有辜负吴美娟的一番苦心。

  小巷总理要用心

  年近60的吴美娟脚步却很快,常常能把年轻人“甩”在身后。她说在居委会做事,脚程不快不行。辖区8个居民区,没事就要兜几圈,基本没时间坐在办公室。

  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很难的,只有用心扑下身子才会有回音。

  身为人大代表的她曾经利用双休日和晚上时间一家一户地走访居民,开鲁新村小区的1600多户居民家中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和笑语,每户居民的情况她都熟记于心。

  而吴美娟脚下走出来的最大成果,就是结交了许许多多朋友。“和百姓要有感情,让他们感觉平等而亲近”,吴美娟觉得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础,必须像朋友一样了解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烦恼和需求,“关于这些,只要常去菜场走走、出门多乘乘地铁就能看到、听到”。

  “你知道哪些人爱去舞厅吗?”采访中,吴美娟突然发问。“我去观察过”,她接着说,“上午大多是退休的居民,下午的时候下岗工人比较多,而晚上则能看到不少离异的,他们需要情感宣泄的出口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居民找到释放情感的最佳场所,如果引导得当,完全可以让他们成立或加入各种文娱团体,为社区文化添亮色。”

  是这份用心和观察力让她智慧和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她看来,居民所需要的东西都很朴实,社区工作不需要太花哨,让每个人得到安慰,过上稳定的生活,就已经足够了。

  苦干也要巧做

  一个居民区书记,自身的资源和能量都有局限,可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社区中所有可调动的资源,手中就会犹如多一柄利剑,有力量破解各种难题。吴美娟就是那个铸剑的人,社区工作18年,她摸索改良出一套自成一体的工作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和辖区单位建立感情,在对方有需求、遇瓶颈的时候撑一把,说不定就能为社区争取到可靠‘盟友’和宝贵资源。”杨中心分院就与吴美娟结下了深厚友谊。

  5年前,杨中心分院打算改建医院、加盖楼层,以缓解就诊超负荷、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卫生条件得以改善原本是件好事,但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垃圾等令住在附近的居民感到不满,强烈的抵触情绪阻碍着改建进程。院方为此伤透脑筋,吴美娟闲不住了,“这样一件好事不能让它‘黄’了”。

  “加盖楼层影响采光”“夜晚病房光线扰民”“围墙加高影响环境”……吴美娟挨家挨户走访居民,收集意见,针对居民不满的各种问题逐一进行协调,不厌其烦地当着“老娘舅”,争取居民的理解。最后,医院作出退让,承诺晚上病房拉好窗帘尽量不影响居民休息,同时用铁丝网代替围墙保证透绿等。在吴美娟的反复劝说下,居民们态度逐渐软化,愿意以群众利益为重,反对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少。

  改建完成后,作为回报,院方定期组织医生下社区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常常免费开设卫生知识课程,还解决了社区部分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而吴美娟她从这份友谊中体会到,“只要善于交朋友,社区工作就不会孤立无援”。

  于是,吴美娟不但不怕麻烦,还喜欢“自找麻烦”。她频繁地与辖区里的学校、文化馆等党建联盟单位联系,主动提供服务,在各单位牵线搭桥,为其拓展发展空间与机遇,与此同时,可供社区使用的资源也在不断增加,社区与单位间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做事难不在对象,难在惰性。是一杯茶坐一天,还是走街串巷磨平鞋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在吴美娟看来,只要还能为居民做些什么就应当全力以赴,“每天有人来找我就说明我还有用,还有人格魅力”。

  小巷总理吴美娟朴实无华的外表下透露着基层女干部特有的热情、果敢、聪明、闯劲与硬气,这些特质在谈话间一览无余。

  在荣誉面前,她只说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她说给亲人解决问题没有鸿沟,说明真心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她说要打破大家一直以来对居委会干部罗罗嗦嗦、婆婆妈妈的印象,解决起问题要彻底、要给力——她身上既有着传统居委会干部的热心和干劲,也有新形势下基层治理所需要的胆识与智慧:会借力,也会使巧劲。

  社区工作、基层工作繁琐,事无巨细,如果不把群众当亲人,就没法做群众的贴心人,也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像吴美娟一样的杨浦基层好干部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关心群众身边的急、难、愁问题,疏解基层矛盾,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弘扬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谛。这些最接地气的居委会干部是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基层建设最关键的力量,值得尊重和学习,希望他们榜样的力量传播、辐射得更远,也期待居民对他们的工作多点宽容,多点理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讲述·人物
   第05版:民生·社会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创新创业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社区工作就是竭诚为居民服务”
杨浦时报讲述·人物04“社区工作就是竭诚为居民服务” 2014-04-15 2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