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白又香人人夸……”5月1日,在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管乐节活动现场,随着熟悉的《茉莉花》旋律响起,现场观众沉浸在民族交响乐曲的乐海中,坐在演奏台上的,是一支来自南京的“银发草根乐团”,他们身着湖蓝色制服聚精会神投入演奏,精彩的演出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个团队是南京首个规模性民间管乐团,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年近五旬,平均年龄达63岁,是名副其实的“银发草根乐团”。
五年前,担任国企管乐队队长的陈湖退休时,将15名有共同管乐爱好的退休工人组织到了一起,创办了“银发草根乐团”。
五年来,白发苍苍的团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定期集中到南京玄武湖公园刻苦练习,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也吸引了众多有着相同爱好的市民积极参加。如今,乐团已发展壮大到五十多人的规模,“草根乐团”的生命力在逐渐萌芽生长。
“退休职工办乐团,是为了消磨时间吧?”面对这些质疑,不以为然的团长陈湖报以轻松一笑:从创办之初,乐团的每一名乐手都遵循正规排练方法,严格按军乐团的要求训练。没有专业乐器,他们就自费投资数十万元,分别购买了管乐器材;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就从北京解放军军乐团购置标准的军乐乐曲分谱,人手一套参照教材勤学苦练;没有专业指挥,克服种种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进行高规格培养;缺少活动经费,他们就自掏腰包支付各项费用,每年数次的公益演出,团员们连瓶装水都自备。
去年底,通过“中华管乐网”得知“2014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管乐艺术节”报名的消息后,“银发草根乐团”立即报名参赛。为达到报名条件,陈湖找到了江苏省老年文化大学作为推荐单位,还特地请专业人士录制了音像资料,精彩的演出节目打动了组委员的审核,最终顺利入选。
为迎接这次演出,陈湖四处拉赞助,解决了五十多名团员的出行费用;团员们克服困难,从春节至今,每天分头练习、每周日集中开展全天候的集中排练,为的是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观众。
“管乐艺术节云集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专业团队,是难得的学习观摩机会。”陈湖说,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盛会,团员们十分珍惜。一名患胃癌的团员在术后休养期间得知消息,表示坚持要参与;另一名团员去年刚装了心脏支架,病情刚有所好转,也表示一定不会错过。
“对有些团员来说,这可能是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了。”陈湖表示,“我们的草根乐团水平有限,只是很重视参与的过程,争取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开阔眼界,为这个大家庭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