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经过环岛派出所执法办案队五天五夜的连续作战,一起发生在五角场商圈“合生国际广场”建筑工地、重达3吨的黄色工程叉车失窃案顺利告破。
4月25日清晨,在安徽老板郭先生经营的物料公司供职的小单,开着满满一车物料来到五角场“合生国际广场”建筑工地时,发现公司的黄色叉车有些故障,于是连忙叫人修理,并叮嘱工地的收料员修理完毕后加强保管。
没想到,次日凌晨3时左右,当小单像往常一样赶到工地时,却发现叉车不见了,连忙询问收料员,得知叉车修完后就停放在工地宿舍边,没有开动过。“叉车去年刚花6万元购买,重达3吨,怎么会不翼而飞呢?”小单立即和同事寻遍了施工现场,也没有见到踪影,于是报警求助。
几分钟后,接到110报警的民警赶到现场,随后案件移交给环岛所执法办案队。工程施工车辆失窃,这是环岛警方第一次碰到,也是五角场商圈首例工程车失窃案件。
当晚,环岛派出所领导和侦查员们就这起貌似无头绪的盗窃案件集思广益。很快,一套系统的侦破案件方案初步形成:一是对被害单位和施工现场的目击证人开展调查走访,详细排查、刻画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行为方式;二是查阅现场及周边道路的监控资料,寻迹查找一切可用的线索。
经走访,侦查员们在建筑工地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老王是“合生国际广场”建筑工地的一名保安,据他反映,4月25日18时,在工地6号门当班时,看见一个人开着黄色叉车出了大门。“驾驶员戴着一顶橘黄色的安全帽,我以为他是物料公司的驾驶员。”老王的话得到了其他几位同事的证实,因为建筑工地由几家外包公司负责承建,彼此都不熟悉,施工人员出入频繁,门卫也就疏忽了。
4月26日晚,一条初看并无实际内容的线索,引起了侦查员们的高度重视,郭老板的物料公司在本市多地都有建筑材料配送业务,今年3月下旬,他经营的物料公司曾先后失窃了三辆叉车,分别在松江区的2处和金山区的1处工地。
“我们为了便于工作,叉车驾驶员换班不换车,之间也没有交接钥匙,下班后只是将钥匙藏在叉车驾驶位的坐垫下,或者直接插在车上。”郭老板的说法,更加深了侦查员先前的判断:犯罪嫌疑人熟知驾驶员存放叉车钥匙的习惯。
在随后对十多人的走访摸排过程中,侦查员们将嫌疑人的底细摸了个一清二楚,“李某”这个名字跃入了侦查员的视线:他曾在郭老板公司干过,且在四个有叉车的工地当过驾驶员。同事们反映,李某好逸恶劳,外面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听说最近手头拮据……
在开展大量走访的同时,另一路查阅监控图像的工作也在马不停蹄地展开,由于部分路段无监控设施,视频跟踪曾一度陷入盲区。在公安设置视频的监控寻迹断线后,侦查员们继续借助沿线商业场所的社会监控设备一路跟踪,收集到了事发当天所有监控仪记录下的录像资料,开展视频勘查和实地走访,在其中一条通道的出口处发现了叉车的踪迹。
侦察员们初步梳理出头绪:犯罪嫌疑人在建筑工地窃得叉车后,于4月25日18时许,从6号门口开出,沿着国定东路先向南行驶,转弯进入黄兴路向北,穿过环岛商圈中心“彩蛋”后,一直沿着淞沪路径直向北。
两个小时后的视频资料中显示,消失的叉车在淞沪路民府路口出现,叉车上跳下一名戴着橘色安全帽身材瘦小的男子,他先是拨打了一个电话,紧接着从停车场内走出了另一名男子。5分钟后,停车场内驶出一辆蓝色的大卡车,驾驶员下车将叉车驶上卡车,随后沿着淞沪路折返往南行驶,直至上了黄兴路杨浦大桥高架桥往浦东方向而去。
为了做实证据,侦查员老杨、小张和小朱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淞沪路民府路周边,拿着视频截图和疑似嫌疑人的照片一路走访,最终在停车场旁的一个工地内,寻找到了目击证人。一名工人反映,案发当晚21时许,他在路口闲逛时,发现了监控视频中出现的那一幕。
4月29日下午,从“合生国际广场”也传来了消息,当侦查员拿着民府路口视频截图走访物料公司员工时,几名工友一眼认出图像中的犯罪嫌疑人就是李某:“肯定是他,他走路非常特别,脚步两边晃。”
至此,经过5个昼夜追根溯源的艰苦侦查,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当日历经3个多小时,从国定东路往杨浦大桥逃离的全部行踪被完整地复原,犯罪嫌疑人李某被牢牢锁定。
5月1日,案发后第六天,在松江警方的协助下,李某在本市出境道口落网。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李某交代了今年3月以来数次偷盗车辆的经过,案值达1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