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伤不起”的诱惑
——青少年吸烟外部因素调查

  据新华社中国疾控中心《2014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3至15岁在校初中学生吸烟率为6.4%,其中男生吸烟的占10.6%。他们当中,80%的人将与烟相伴终生。

  校门口,烟照卖

  北京市朝阳区一所中学放学后,几个男生推着自行车同行。一走出校门,就有人叼起了烟卷。

  记者上前询问附近哪里可以买到烟,吸烟的学生指了指校门口附近的便利店。这家便利店里挂有“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标识。进来买烟的人当中不乏年少者,但记者未见店主要求查看身份证。“未成年人?就算在我这买不到烟,换一家照样能买。还不如我自己做这笔生意呢。再说,这事哪有人管!”店主说。

  “学校周围不得卖烟”“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等相关规定,显然并未被有效执行。中国疾控中心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吸烟学生在学校周边可以买到卷烟;80.5%的吸烟学生在购买卷烟时没有因为年龄原因而被拒绝。

  青少年因零花钱有限或怕被家长发现,往往无力或不愿买整包卷烟。于是,烟贩把卷烟拆零销售。昆明市一所职业中学的学生告诉记者,“卖‘散烟’的地方基本都在学校门口,早就司空见惯了。”中国疾控中心调查显示,25.2%的吸烟学生最近一次吸的烟是按“支”购买的,还有2%的学生得到过烟草促销提供的免费烟。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不允许使用自动售货机卖烟,在我国这一规定同样未得到执行。”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说,“调查发现,1%的吸卷烟学生从自动售货机上购买卷烟。互联网售烟更是防不胜防。”

  他们抽,我也抽

  尽管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师不得在学生面前吸烟”,然而调查结果显示,13.3%的初中生几乎每天在学校见到教师吸烟。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研究员肖琳说,调查中,57.5%的学生报告自己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是吸烟者。

  银幕、荧屏上也是烟雾缭绕。中国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有69.7%的学生报告,过去30天内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有人吸烟。肖琳介绍,在影视中的吸烟镜头可令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提高3倍;如果其崇拜的明星偶像吸烟,他们对吸烟行为的认同性会增加16倍。肖琳说:“师长偶像吸烟,会让孩子认为吸烟不是什么坏事,成年后可以自由选择。这是非常严重的误导。”

  你限制,我促销

  中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过去30天内,74.9%的学生看到过控烟宣传。

  同时,48.5%的学生看到过烟草广告或促销。其中,有21.3%通过电视,13.6%通过报纸或杂志。可见,这些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明文禁止的烟草广告和促销并未真正禁止。

  17.5%的学生注意到了烟草零售点的烟草广告或促销,20.1%的学生注意到了烟草产品的户外广告,15.6%的学生在互联网上看到了烟草广告或促销,11.1%的学生看到了互联网上诱人吸烟的视频。这些烟草广告与促销,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尚无明文禁止。

  过去12个月内,仅有36.5%的学生报告在课堂上学习过烟草健康危害的知识。68.4%的学生对尼古丁成瘾性缺乏正确认识。13%的学生认为吸烟使年轻人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调查显示,现在吸烟的学生中,有很高的戒烟需求。其中71.8%的学生尝试过戒烟,72.1%现在想戒烟,但仅有11.4%的现在吸烟者报告接受过有组织的戒烟活动或专业人员提供的戒烟帮助。这提示向青少年吸烟人群提供专业的戒烟帮助需求迫切,责任重大。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建议,从制度上、组织上落实对青少年及时提供戒烟帮助,可对校医进行戒烟技能培训,帮助吸烟的学生和教师尽早戒烟。

  修法律,重惩处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为了保护青少年免遭烟草使用危害,应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作用。现行法律法规,未能有效执行的,要加大监督实施力度;不能满足需要的,应尽快加以修订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王宇说,修改广告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建议在修订过程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规定广泛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将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户外广告、销售点广告等形式的直接和间接广告全部列入禁止范围,有效保护青少年不受烟草广告促销的吸引和诱惑。

  毛群安说,国务院法制办已将制订《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列入工作计划。建议在加强立法的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惩处违法向未成年人售烟、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吸烟等违法行为,用法律手段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

  ■吕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乐活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English Edition
驱蚊产品大战打响弃“胺”投“酯”
八成多发性硬化患者被误诊
野菜虽味美 食用要慎重
“伤不起”的诱惑
视物模糊当心黄斑变性
睡眠打鼾可能危及生命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伤不起”的诱惑 2014-05-31 2 2014年05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