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爱
——《读傅雷家书》有感

  ■姚远  文

  傅雷在翻译世界文学巨著的同时,吸取了其中的精华,并以此教育自己的儿子。

  傅雷的儿子傅聪,在艺术上同样有很高的造诣,只是涉及的领域与父亲不同,他是一名钢琴家,但这并不影响他与父亲在思想上的交流。在国外期间,他与父母频繁通信,吸取父母的金玉良言,成为了一名德才兼备的艺术家,而这些来往于父子之间的信件,就成了著名的《傅雷家书》。

  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极为严格,而他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傅聪在国外深造,获得国际大奖,并在世界各地巡演,取得非凡成就,但仍能做到宠辱不惊,这就得益于傅雷的悉心教导。在《傅雷家书》中能够充分感受到傅雷无时无刻都在倾心教育儿子。

  傅雷很注重教育儿子的人品,先做人,再学艺。作为一个异乡人,傅聪在国外必然会面对各种挫折,傅雷耐心的劝导、教育,并在儿子的专业学习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他提倡傅聪多看书,常用自己译作中的克里斯朵夫来激励傅聪。而当儿子面临困难时,又对他进行安慰、鼓励,并常将一些名著、绘画等作品寄给千里之外的傅聪,帮助他提升艺术修养。当然,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是关怀备至。

  严肃的傅雷在晚年也流露出对儿子的深深想念,他对小傅聪的教育是严厉的,苛刻的,甚至是残忍的。当儿子终于学有所成之时,傅雷自然倍感欣慰,也对曾经的严苛颇为自责。大爱无言,傅雷把对儿子的爱融入到每封信的字里行间,他的爱渗透到傅聪的方方面面。对于傅聪而言,傅雷已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的角色,还是良师,更是益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牵挂,以家书这种古老的方式传递着彼此的爱。

  人们常言父爱深沉,是啊,父亲的爱不用言语,早已渗透在一张张薄薄的信纸中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乐活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English Edition
父爱
我的梦
马达加斯加的珊瑚海
晨雾(塔川)
“活法”?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父爱 2014-05-31 2 2014年05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