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办一场招聘会如何让各类集中起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能效?招聘会向求职者提供的岗位和服务怎样更加切中群众的真实需求?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区人社局利用座谈会、个别访谈、“一线工作法”等载体收集问题,以及基层党组织通过民意调查、上门征询等多种形式听取意见的过程中,一些原汁原味反映群众真实想法和切身需求的意见建议被带上来。这其中,一个“形式主义”问题浮出水面:在组织举办招聘会时往往注重场面好看,要求各街道专门组织人员参加,这种“拉人凑数”现象,不仅给街道工作造成较大压力,应聘成功率也较低。
根据前期征集的意见建议,由区人社局党委总负责,带头整改、带头落实,班子成员多次专题研究,对能够马上整改的问题不等不靠。记者了解到,从3月份开始,区人社局即按照小型化、社区化、专业化、信息化要求组织招聘活动,扩大活动宣传,务求活动实效。招聘会开展前一周,由区就促中心将岗位信息发至各街镇,街镇根据岗位要求和个人意愿组织意向求职者参加应聘,不下达量化指标。其次,进一步发挥街镇资源优势,计划组织至少12场社区招聘会,原则上每个街镇一场。另外,区人社部门还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作,计划全年在区就促中心服务场所内,分行业、分岗位开展300场专业化的小型面试会,增强招聘的针对性。
求真务实让工作不流于形式,也提高了工作实效。依照整改方案招聘会实现小型化、社区化、专业化后,据统计,在延吉、平凉、长白分别开展的小型社区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录用率达到30%左右,较以往大型招聘会提高近10个百分点。
近日由五角场镇和殷行街道联合举办的“社区失业党员、应届毕业生、启航青年”专场招聘会,现场企业共收到简历276份,意向录用112人,意向录用率更是高达40%。当天,50余家用人单位对外提供300余岗位,涵盖了金融、商贸、物业、酒店、家居等多个行业。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招聘会上不乏有吸引高学历人才的人事主管、营运经理、工程主管等专业性强、管理层次较高的职位,也有人事助理、办公室文员等更适合应届毕业生的职位,同时推出的保洁员、保安、仓管等普通岗位,也为“4045”人员提供了求职机会。这种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招聘会更“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