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2日,杨浦区脑瘫儿童夏令营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启动。10名小患者将在为期2个月的时间里接受一系列康复治疗。
为帮助脑瘫儿童康复,这已是医院连续第7年携手区残联举办该项活动。在夏令营中,脑瘫儿童个人承担费用约占康复总费用的1/3,通过“残联补一点,医院让一点,家长出一点”的方法,使脑瘫儿童得到集中培训和个性化辅导。活动当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吴毅教授也来到现场为小患者提供义诊。此外,医院还指派一名治疗师每周去扬帆学校为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指导。
这些患者中最小的只有18个月,经过前期训练,如今已会爬行。最大的21岁,从第一届夏令营就开始参与。“我们家孩子刚来时还什么都不懂,现在比以前懂事多了。”一位家长欣慰地说。
“生活不能自理”、“认知能力比较弱”是脑瘫儿童成长中面临的两大问题。吴毅介绍,除了通过常规的康复治疗来提高儿童运动能力,夏令营还将通过玩游戏、搭积木等活动来提高脑瘫儿童的学习能力。
夏令营除了训练脑瘫儿童,另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会家长怎么正确地照顾这些孩子。“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除了和疾病本身有关,还和儿童的参与度、家长的积极性有着莫大的关系。医院、社会、家庭三者中,家庭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因素。”吴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