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扶持”敛财 淘宝店主受骗

  ■记者  郑潇萌  通讯员  费敏蔚

  本报讯近几年电商产业的飞速发展,成就了一批生意火爆的网络卖家,部分不法商家也将牟利的目光投向了竞争激烈的卖方市场。近日,区法院就审结了一批假借淘宝网名义开展商家扶持活动的合同纠纷案件。 

  去年4月,淘宝卖家小林在“旺旺”上收到一条自称是“淘宝村”工作人员发来的消息,称公司正在开展“2013年淘宝村扶持计划”,在询问小林是否为全职卖家并得到肯定回答后,工作人员告诉小林,她的淘宝店铺符合扶持条件,有机会参加公司在温州举办的扶持活动,到时候会有阿里巴巴资深老师做专题讲解,并帮助商家建立全网营销渠道,形成品牌效应,随后还发来了邀请函。

  小林对突如其来的优惠深信不疑,三天后如约赶到会场参加活动,并由佩戴淘宝吊牌的工作人员领到指定位置,在参会人员陆陆续续到齐后,一位自称姓李的淘宝讲师围绕如何将网店做大做强进行了激情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李姓老师为公司选择了几家优秀商户,将现场进行扶持,小林就在其中。 

  小林告诉记者,当时根本没有细想就被工作人员带到旁边的房间要求签合同,这才发现所谓的“扶持计划”需要付钱购买。尽管十分犹豫,但当公司承诺销量会大幅提升后,小林还是花6800元购买了由上海某技术公司提供的一年使用权的“电商皇冠版服务软件”。 

  回到家冷静下来后的小林越想越觉得事有蹊跷,于是她上网搜索购买软件的详细情况,并向淘宝官方客服咨询后才发现淘宝网根本没有开展过这项活动。小林意识到已经上当受骗,立即与杭州公司联系要求退款,工作人员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两星期后,当小林和其他受骗商户再联系该公司时,却发现所有的电话都已是关机状态。于是,小林等商户将上海某技术公司与杭州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并退回软件费,而此时他们才发现杭州某公司已经被注销登记,于是只能变更被告为该公司原股东韦某与曹某。 

  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已按约履行了付款义务,而杭州某公司没有提供产品和服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也未履行退款义务;同时,上海某科技公司作为软件出卖方也没有履行约定义务,因此判决解除服务合同,由上海某科技公司与韦某、曹某共同返还商户软件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复旦创建上市公司第三方评价体系
少年男足精英 汇聚杨浦比球技
老少携手感受军旅文化
“动动手指”可查询安置房源
专家揭秘老上海历史
借“扶持”敛财 淘宝店主受骗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借“扶持”敛财 淘宝店主受骗 2014-07-31 2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