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稍稍留点意,每天清晨都能看见学校的水池边伫立着一位年纪较长的女老师。年年如此,天天如此,风雨如此。
她在池边指指点点,比比划划,挥挥撒撒。有时两手插在腰间欣然凝赏,有时鞠躬九十度像与小人国的臣民对话,有时蹲在池旁喃喃自语像逗哄着摇篮里的婴儿。
一天清晨,我和她共进早餐时得知,原来她在给池中的小金鱼喂食,从她那里我也听到了一些小金鱼的故事。
说是很早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个小池里有鱼,知道有鱼后也没人去关心照料。人们熙来攘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它们装点着校园,丰富着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却像被抛弃在遥远的荒漠。除了个别学生兴致来了用小石子投投用小树枝撩撩外,再没人施舍一丁点东西。有些金鱼已形销骨立,瘦得像一把梳子,连游水都有气无力了。这位老师得知后心痛不已,于是就出现了先前的画面。
每天早晨,她都收集着大家掉下的蛋黄渣、面包屑,掉在桌上地下或裹着黏糊糊汤水,她都金粒般地捡起来放到饭盒盖上,匆匆来到小池边喂她的宝贝们。
她先将那些蛋黄、面包碎粒捏成更小的末,再一点一点抛撒到池中。大鱼抢多了小的吃不着,她就刻意多撒一些,待大的吃饱了悠然离开后才精心照料那些小家伙们。为了让弱者也能吃到东西,她俯下身子,将食物轻轻地放到它们嘴边,还不停地催促:“笨蛋,快吃快吃,一会儿又没了!”那着急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喂完了,她怕鱼儿们撑着不消化,便拍着手吆喝着将大大小小的“孩儿们”从深水里、莲叶下、石缝间赶出来,让它们绕着池中的假山不停地游。花花绿绿的鱼儿们三五成行、雁阵兵列地在池中畅游,好似街头组织的一场马拉松,那旋动的鳍翅、柔曼的轻波,像浣娘漂洗的一领轻纱。我不禁想起母鸡带着一群鸡崽觅食的情景,想起公园里母亲跟在后面让孩子学步的情景,想起幼稚园老师引领儿童过马路的情景。几圈后,她便歇下来,两手把在池沿上点数检阅那些鱼儿。
鱼儿们许是累了,悠闲慵懒地散做一滩,亲吻的、梳鳞的、晒腹的、撒欢的风情万象,缤纷的尾翼轻烟般地飘动,美妙得如同摇曳的睡莲、抖动的花伞。那情形使我联想到一幅图画——吃饱了奶水的孩子在床上快活地翻爬笑闹。
上课铃响了,她直起身来伫立片刻,然后决然离去。池中传来鱼儿拨水的“啪啪”声,我想那一定是它们对母亲的应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