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合作 助推杨浦肿瘤防治事业
2014年“城区肿瘤防治模式探索研讨班”在市东医院举行

  ■记者 毛信慧

  本报讯 10月23日至24日,2014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城区肿瘤防治模式探索研讨班”在杨浦区市东医院举行。

  该项目由杨浦区市东医院主办,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预防与控制合作中心(WHOCC)协办,聚集仁济医院、市肿瘤研究所、长海医院等十余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同行。这也是市东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合作以来,作为WHOCC基地举办的首届研讨班。

  市东医院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WHOCC肿瘤防治研究基地”落户医院。近年来,该院凭借30余年的肿瘤防治经验,与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预防与控制全球计划接轨,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预防-诊治-康复”三位一体的肿瘤城区防治模式。

  35%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市东医院自2010年起承担区域内肿瘤防治任务,启动《肿瘤防治十年规划》,并于2011年实施《杨浦区肿瘤预防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已列入杨浦区政府“十二五规划”,成为为居民办实事的一项民生项目。

  自《计划》实施以来,市东医院组建了资深肿瘤防治专家挂帅的团队,编写癌症防治宣传画册,出版发行《肿瘤防治进社区》系列丛书,向居民累计发放超过10万册;制作了18个常见癌症防治PPT和DVD在居委会滚动播放,提高社区居民肿瘤防治意识……统计结果显示,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25%提高至80%,35%的居民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

  医院还在殷行、延吉新村、五角场社区的30万人中开展问卷调查,建立肿瘤高位因素判别数据库,对高危因素人群进行免费筛查。目前已发现高危因素III级5000余人中,重点筛查及早发现肿瘤患者54例,其中早期肿瘤14例,均已得到及时诊治。

  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

  医院整合各方资源,实施肿瘤个性化、规范化、多学科诊治,开设“肿瘤多学科联合门诊”,推行肿瘤规范综合诊治。

  据了解,随着防治模式内一级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市东医院作为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上海肿瘤综合治疗临床科研基地,如今与77位著名肿瘤诊治专家及江苏、浙江23家医院共同合作,形成一个紧密的临床科研多中心网络。联合门诊以“系统”或“脏器”为单元,推行肿瘤规范化、个性化综合诊疗,通过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联合诊治,以期用最低廉的价格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五年生存率提高到70%

  作为杨浦区肿瘤康复协会的挂靠单位,市东医院组织肿瘤患者开展康复讲座、定期复查、看望慰问、特困救助、心理疏导以及各项适宜活动,并开展肿瘤患者义工服务,每年救助100名特困肿瘤患者。

  协会内肿瘤患者五年生存提高到70%;协会获得“杨浦区优秀民间社团组织”称号;协会“肿瘤康复患者义工服务队”以全市首创形式获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优秀医学人文案例奖”。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这种由政府、医院、社区共同参与的开放合作模式,为国内尤其是华东地区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开拓了新的工作思路。“危险因素有人讲,高危人群有人查,肿瘤患者有人管,是提高肿瘤早发现率,延长生存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市东医院肿瘤专家丁生指出,一级预防、多学科诊治、康复管理相结合的城区肿瘤防治模式,对肿瘤防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人大代表专刊·第七期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开放合作 助推杨浦肿瘤防治事业
超市化管理 提供一站式服务
杨浦2支队伍分获一二等奖
复旦纪念法科教育设立100年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开放合作 助推杨浦肿瘤防治事业 2014-10-28 2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