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八段锦……由中华传统文化气功演变而来的健身气功,长期被人们认为是“老年运动”,鲜有年轻人学习。而近日,来自大桥街道、延吉新村街道、殷行街道和五角场镇健身气功星级站点的练习者带上社区里的小朋友来到区体育活动中心,参加区健身气功亲子冬令营汇报展示活动。
虽然天气寒冷,学习时间不长,但孩子们打起健身气功来也是有模有样。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冬令营活动在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并邀请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副教授王震担任技术顾问,四位体院老师担任教练传授功法。近年来,杨浦区健身气功相关的培训辅导与讲座、比赛丰富精彩,这得益于区健身气功大联盟的组建和运行。
社会组织项目化运作
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
杨浦区现有健身气功站点59个。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健身气功大联盟整合各个站点的力量,以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为总盟主,接受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区体育局业务指导,全面负责“大联盟”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工作。同时,“大联盟”作为一个平台,还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运用“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模式,探索实施健身气功社会组织项目化运作。“2015年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暨杨浦区第六届健身气功交流赛”就与延吉新村街道体育俱乐部这一专业化社会组织合作,保持“分工有协作、放手不脱手”,反响很好。
据了解,“大联盟”还与缘聚五角场青年社区合作开展了“杨浦区白领青年健身气功功法培训班”,开拓白领青年族群,加入健身气功行列,逐步培养喜爱健身气功的年轻人群参与;结合长白新村街道社校联动活动,使健身气功走进上海理工大学,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挖掘健身气功青年人才;指导大桥街道开展街镇级健身气功指导员交流赛,带动街镇健身气功竞赛体系建设。
队伍壮大 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近年来练习健身气功的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杨浦目前有千余名健身气功练习者,他们在全区59个健身气功站点内定期开展健身活动,其中五星级站点2个、四星级站点2个、三星级站点4个。全区现有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84人,习练功法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大舞、马王堆导引术和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邬雅萍从2006年开始接触健身气功,经过多年练习,如今她已是国家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她说:“以前身边练健身气功的都是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大联盟’活动越来越多,一些比赛、活动现场看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面孔。”聂军是一名“70后”青少年社工,本就对健身气功十分感兴趣。去年,他参加了“大联盟”组织的活动练习八段锦。在坚持完成18期训练后,他感觉受益匪浅,既锻炼了身体又结识了许多朋友。
区社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联盟旨在突破健身气功与中老年群体捆绑度较高的相关现状,加大在青年群体中宣传推广健身气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健身气功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