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年人预防青光眼须“三早”

  据新华社  3月6日至12日是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光明伴我行”。专家表示,青光眼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与其他普通眼疾类似,一些患者因延误治疗而致盲,因此,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应遵循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的“三早”原则。

  近两年,重庆沙坪坝区63岁的秦大妈视力不断下降,她以为是正常的老年性视力下降或老花眼,就自行去配了老花镜。可她戴了眼镜后不但没好转,视力仍在持续下降,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中晚期青光眼,视神经已经萎缩,未来很可能会失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眼科主任袁容娣介绍,青光眼是指眼内压不断上升,超过了双眸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一种眼病,其最大的危害在于,其引起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已成为世界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

  袁容娣说,有的青光眼患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有时青光眼发作时,会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很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神经系统疾病。另外,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容易与急性结膜炎相混淆。

  袁容娣建议,普通人群40岁后应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青光眼高危人群,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人、糖尿病患者、有眼外伤史等人群,更应高度重视眼科检查,最好35岁以后就每年筛查一次。

  ■赵宇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慢性肾病年轻化,预防应从儿童开始
寨卡引神经系统病变
医养结合
“低头族”头晕目眩可能患上“耳石症”
中年人预防青光眼须“三早”
春季谨防麻疹
环保部确认将设水、大气、土壤三司
全球变暖致地区降水增加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5中年人预防青光眼须“三早” 2016-03-12 2 2016年03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