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局最关键,杨浦文化发展又将注入哪些新元素、新思路?
近日,区文化局召开“明责任、筑梦想、勇担当”2016年度杨浦区文化系统青年座谈会,并解读杨浦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记者在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杨浦区将构建“一带、两圈、一廊、多点”的文化空间布局。即,“一带”包括杨树浦路-秦皇岛路-大连路-平凉路-军工路-黄浦江沿线地区,涵盖15.5公里长滨江岸线。推进建设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科技金融为主导,具有“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的“滨江创意文化发展带”。“两圈”包括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大五角场创新创意集聚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包括密云路、中山北二路、江浦路、控江路、大连路等组成的区域。“大五角场创新创意集聚圈”以复旦大学、创智天地为核心,涵盖湾谷科技园和新江湾城等周边区域。“一廊”指“长阳路文化创意走廊”,包含长阳路及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由沿线各文创园区、国歌纪念广场、上海烟草集团等串联而成。“多点”指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平台等。
同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按照“新建一批,完善一批,拓展一批”的思路,以音乐厅、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项目为重点,至“十三五”期末,力争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常住人口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0.18平方米。
会上还提出了“活化利用”的概念。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盘活和开辟多个中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利用五角场广场、共青森林公园、黄兴体育运动公园、新江湾城滑板公园、江湾体育场休闲景观主题公园、杨浦区体育馆等公共空间和区域各类文体场馆设施,开展公共文化和文化创意活动,打造白领文化集聚区。
“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把杨浦建成更高品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意文化引领区”、到“十三五”期末,新增5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到“十三五”期末,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这是杨浦文化“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学习了杨浦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后,各位青年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思想体会,纷纷表示要有志向、有担当、有恒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接受考验,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