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聂荣臻从杨树浦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旅

  90多年前,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重庆及附近地区的一大批爱国青年学生,纷纷奔赴海外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汇入了留法勤工俭学大军的洪流,由此造就了一大批早期共产党人。

  1919年初至1921年是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阶段。“据各省勤工俭学分会调查统计,全国在此时期赴法勤工俭学者达1600余人,其中又以四川、湖南最多,约占总人数的一半;特别是四川有378人,为全国之冠。”据1919年9月12日《国民公报》报道,在四川境内,仅巴县和江津两县就有近90余人留法勤工俭学,后来成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聂荣臻就是来自江津县的一名青年学生。

  1919年8月28日,受全国五四运动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影响,由重庆总商会、巴县教育局等发起,倡导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重庆分会,致力于“培养救国人才,振兴地方实业”。重庆留法勤工俭学会成立以后,积极筹备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重庆留法预备学校学制为一年,重庆留法勤工俭学不仅人数多,而且有组织、有步骤。

  1919年11月下旬,聂荣臻与其余20多名学生一道,从重庆乘船东下,来到上海。12月7日,聂荣臻和100余名同伴们来到静安寺路51号,参加寰球中国学生会为赴法学生们举行的欢送会。1919年12月9日(星期二)上午,聂荣臻和第八届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共153人(绝大多数来自四川和湖南两省),乘法国邮轮“司芬克司”号,从上海杨树浦码头起程,穿越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前往法国。这批勤工俭学学生乘的是无等统舱(四等舱),在地中海遇到了大风暴,持续两天两夜,海天苍茫,乌云翻滚,邮轮在巨浪中颠簸,一片哇哇的呕吐声。海水呼啸着从甲板上滚过,乘客们个个都背上了救生圈。水手们说,地中海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布下的水雷。人们的精神压力更大了。万里远行,聂荣臻经受住了精神和体力上的磨炼,1920年1月14日抵达马赛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认罪认罚制度纳入财产刑执行工作
图片新闻
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服务质量
聂荣臻从杨树浦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旅
提升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水平
聚焦凤城巷建设共谋社区发展
本区开展人防专业队伍集训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聂荣臻从杨树浦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旅 2016-07-14 2 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