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制拼装技术”让高架道路工程犹如“搭乐高积木”
中环线内圈新增国定东路下
匝道工程全力推进

  ■记者 周琳

  中环线内圈新增国定东路下匝道工程,是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基础设施抓‘双十’”重大项目之一,对缓解中环线交通压力、提升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地位、加快杨浦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自去年9月底开工以来,经过前期准备和抓紧建设,该项目已完成工程进度的65%。

  国定东路下匝道工程位于五角场繁华商圈人流、车流密集交汇的翔殷路路口,面临“地处交通要道,交通组织复杂”、“流沙层较多较深,地质情况复杂”、“空中管线、地下管线众多”等问题,施工难度非常大,需要不断探索逐项解决面临的难题。

  建设单位按照区委、区政府“力争做医技精湛的外科医生,既要做好心脏搭桥手术,又要保护好周边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系统,尽最大可能减少扰民”的要求,“螺蛳壳里做道场”,“优质、高效、文明”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为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繁忙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风险,在市、区两级建设和交通工作党委指导下,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设计、施工等单位,成立了市政高架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研究小组,通过多种方案比选、大量的试验研究准备,首次在中环线内圈新增国定东路下匝道工程中采用“金属波纹管钢筋连接灌浆拼装技术”,(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将“工厂定型化”立柱与高精度胎架拼装,实现“搭乐高积木”般的快速施工。

  与传统的建设方法不同的是,施工现场无需众多的设备、没有刺耳的噪声和飞扬的尘土,近50吨重的“庞然大物”立柱安装工程,在夜半时分数小时内近乎“静悄悄”地完成。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除了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应对交通组织复杂难题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通过“深埋基坑钢板桩”、MJS工艺应对流沙层,通过长达600米的“拉森钢板桩双侧隔离”解决地下管线保护难题,及“开槽埋管”与“顶管”相结合推进雨污合流管改排等,多举措加快施工进度。

  “立柱工程试验阶段一天一根,随后将加快速度,最多一天可达4根,力争在9月底完成全部工程。”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指挥部副指挥长尹富秋表示,中环线内圈新增国定东路下匝道工程16根立柱、8榀盖梁、17片混凝土箱梁施工全部为预制拼装工艺,这使得工程施工实现“两条腿走路”,工期将缩短一半,“新的施工工艺翻开了市政高架道路施工的新篇章,将成为引领城市高架道路建设的新方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特刊·直通百姓
   第04版:城事·三区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焦点·图说
整改迅速有力 市民写信致谢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中环线内圈新增国定东路下 匝道工程全力推进
全区“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区委向老干部通报近期重点推进工作
图片新闻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中环线内圈新增国定东路下
匝道工程全力推进
2016-07-19 2 2016年07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