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控江路街道双花居委会自治项目聚焦社区老人:
定格美丽瞬间 幸福夕阳人生

  ■记者 杨晓梅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随着老年人群的壮大,他们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我国提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健康老龄化战略。倡导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如何让社区老人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富足”,成为了社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控江路街道双花居委会创新形式,开展自治项目,关爱社区老人。

  组建摄影沙龙

  双花居民区是由双花公寓、松苑小区等四个独立小区组成,目前有1481户,共3620人居住,其中60岁以上老人992人,占整个居民区总人口数27%。

  2015年8月份,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快速掌握基本情况,新一届居委会干部队伍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社区进行了一次入室调查,他们看到很多高龄老人长年不方便外出:有的腿脚不便;有的重病缠身、瘫痪在床;还有的是独居老人、失独家庭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照料。

  “除了帮他们打扫卫生,经常和他们聊聊家常之外,我们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建萍说,“或者我们可以利用小区资源,上门为这些老年人拍生活特写、幸福家庭合影,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留下美丽瞬间。”

  在“党员服务群众”项目征集会议上,社区志愿者朱良瀛也提出了为老人拍照的意愿,这与居委会的想法不谋而合。

  69岁的朱良瀛是一位有责任感和公益心的社区党员骨干,同时也是一名专业摄影师,现为上海市华侨摄影家协会理事。朱良瀛在项目征集会上向居委会干部反映:“很多小区的老人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拍过一张好照片,我有摄影的特长,可以在这方面为他们服务。”同时,朱良瀛也向居委会干部坦言:自己很早以前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但是考虑到很多老人对拍照片有顾虑,可能很多老人因思想传统,会认为给他们拍照片不是“好兆头”,所以计划一直没有成行。

  周建萍则认为这是一个丰富老人精神生活的好点子,“有顾虑不用怕,居委会干部帮忙做思想工作。”接着,居委会还和朱良瀛一起筹备组建了摄影沙龙,在小区张贴通知,希望有爱好摄影并志愿为社区服务的居民报名,最终,加上朱良瀛在内共5人的摄影沙龙组建完成。

  从精神层面上关爱

  2015年的重阳节,居委会干部做了首次尝试。除了和往年一样上门慰问、发放重阳糕等物品外,居委会挑选了10户家庭,同摄影师一起登门,“推销”新增的拍照服务。周建萍告诉记者,10户人家中,绝大部分老人第一反应是婉言拒绝,认为自己没有好好打扮,担心拍得不漂亮。但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齐上阵,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并帮忙换衣服、打理头发,最终都顺利完成了拍摄工作。

  “这次尝试,让我们看到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周建萍说。双花公寓一位80多岁老太的表现,更是给了居委会干部和摄影小组信心。

  这位老太和老伴、儿子一起生活,她可以说是居委会的“常客”,长期投诉楼上的滴水问题,一幢楼有十几层住户,滴水根源还有待排查,但老太似乎是钻“牛角尖”,把问题全归结到了自家楼上的那户人家,导致邻里关系紧张,居委会多次协调也收效甚微。

  周建萍说,其实这位老太的家庭情况也有些特殊:老伴行动不便,长年坐在轮椅上,60多岁的儿子也没有结婚,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的压力和不顺心,也是老太负面情绪频频爆发的主要原因。为了能让老太开心,居委会特意把她家作为重阳节拍照活动的试点家庭之一。得知志愿者要来,老太十分开心,立马就答应了。为了拍出漂亮的照片,邻居还主动拿出一盆花摆在老太家的桌子上。老太对周建萍说:“我从来没见过老伴这样灿烂的笑容。”而这美好的瞬间被志愿者捕捉进了镜头。

  周建萍说,自从重阳节摄影活动后,这位老太对居委会干部的态度也明显好转,彼此关系拉近了,居委会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

  重阳节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将照片打印出来,居委会又进行了塑封处理,然后把这些作品放在居委会宣传栏、楼组长会议上展示,居民们看到身边熟悉的老人在照片上面带笑容,表现了美好的夕阳生活,都纷纷“点赞”,项目在社区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在控江路街道2016年自治项目申报中,双花居委会自然将此作为项目上报,希望通过自治形式和资金支持,让摄影沙龙特有的精神层面上的为老服务能做得更好。

  传递爱心,发挥凝聚力

  在今年年初的自治项目申报评选中,双花居委会的“定格美丽瞬间,幸福夕阳人生”项目被评委“优秀立项”,获得了形式认可和专项资金支持。评委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关爱老人活动往往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个项目恰好关注到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这是比较少见的,是关爱老人的一种新形式,值得提倡。

  据介绍,项目的常规活动有摄影沙龙每月组织志愿者培训一次,三个月开展一次户外采风及摄影点评活动,半年或年度开展一次摄影作品展示。除此之外,还将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学雷锋”日上门为老人拍照;暑假期间组织学生爱心接力,为社区和敬老院的老人服务;重阳节,志愿者发放重阳糕并为老人拍照或全家福;9月,为社区金婚老人举办一次“金婚派对”活动。

  在“学雷锋”活动中,很多被服务的老人已经不满足于拍摄室内照片了,他们主动提出要去社区小公园、子女车子旁边等地方拍照,为此,志愿者专门在小公园搭了一个简易的“外景地”,一一满足老人的拍照需要。

  如今,双花居委会摄影沙龙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了12人,“这些志愿者才是自治项目的主角,居委会则搭建了一个能让他们充分开展活动的平台。”周建萍对记者说,“我们的自治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暑期爱心接力’主题活动已开始实施,‘金婚派对’活动也已展开老人家庭排摸。”

  自治项目开展至今,在营造社区和谐氛围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区老人从中获得了快乐、志愿者实现了价值、居委会工作更好开展,参与多方都有所收获。

  周建萍还和记者分享了这一项目的长期目标:“在关爱社区老人这方面,摄影沙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个触角,居委会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团队深入群众,从多方渠道掌握居民真正的需求,更好地服务老百姓,同时引导更多志愿者加入,传递爱心,发挥凝聚力,让社区充满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平凉之窗
   第04版:平凉之窗·综合
   第05版:平凉之窗·家园
   第06版:平凉之窗·文苑
   第07版:城事·三区
   第08版:民生·社会
定格美丽瞬间 幸福夕阳人生
喷淋装置为“蒸笼”菜场降温
陈独秀撰写《上海厚生纱厂湖南 女工问题》传播马克思主义
稳步推进“法治杨浦”建设进程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定格美丽瞬间 幸福夕阳人生 2016-07-28 2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