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淳朴的笑脸,让人们感受到佳县开放包容的个性;品味历史的履痕,感受佳县悠久的文化,以及智慧的结晶和生命的辉煌。
■记者 朱良城 文/摄
一首《东方红》唱响了中国,传遍了世界,影响了几代人。陕西省榆林市的佳县是《东方红》的故乡,该县位于榆林市东南部、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
194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在佳县神泉堡等15个村生活、工作、战斗了100多天,神泉堡见证了中国命运的大转折。就在小小的神泉堡窑洞里,吹响了中国共产党战略进攻的号角。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东方红故里看变迁”新闻媒体聚焦佳县大型采访活动暨摄影大赛近日在佳县举行。本报记者随2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与门户网站的摄影记者们一起来到佳县,以红色文化传承为主线,通过对佳县的黄河文化、宗教旅游、农业发展、民俗民居等方面,多角度地实地采访,全面记录了佳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景象。
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貌奇特、古迹遍布,旅游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832处,文保单位57处,其中国家保护单位2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1大类62项,其中国家级1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佳县的地方财政收入由榆林市南6县的最后一位上升到了第一位,贫困人口由“十一五”末的11.4万人减少到3.13万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